[实用新型]一种封孔充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503.6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夏仕柏;尹建国;何正勇;朱永东;黄山;孙多成;柏发路;李建飞;马点成;袁青山;李海平;曹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孔充气装置,应用在煤矿井下的防突测量钻孔中。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防突预测钻孔中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的测定,是采用气筒人工向胶囊封孔器打气,完成一次封孔,约需要15-20秒,测量每一单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数据,共需要打气封孔10次左右,完成一个钻孔数据测量,仅封孔打气需用时150-200秒。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每一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时间必须控制在两分钟以内”,也就是说,从钻孔施工到测定位置起,到读取数据的整个过程,必须在两分钟内完成。这一时间在测量钻孔浅部位置的瓦斯涌出初速度时,基本能够保证,但是在测量钻孔深部位置的瓦斯涌出初速度时,就相当紧张。而超过两分钟的规定时间,所测定的数据无效,必须要重新测。
目前,与胶囊封孔器配套使用的充气工具为手动打气筒。测量时,需反复推拉打气筒的手柄,进行充气封孔。这种充气方式是靠筒内活塞,在筒内做往返运动进行工作的,这样频繁的摩擦,势必会加重各部件之间磨损,因而故障率很高,易损坏。且在使用这种打气筒充气时,由于无法得知每次打气的供气量,只能安排一名专人,反复推拉手柄进行充气封孔,费时费力。除此之处,由于打气筒的筒身较长,携带不便,容易丢失且气筒的气门芯易老化,若是因密闭不好造成无法完成封孔测定,则对安全及工效都将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经济、实用的封孔充气装置,以提高防突预测预报中测量q值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封孔充气装置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四通结构,所述四通结构中的四个通道分别是:与封孔器连接的管接头;与压力表连接的测压口;设置有放气阀的放气口;以及设置在四分短管中部的球阀;在所述四分短管的尾部通过变径头连接六分短管,以所述六分短管与巷道中压风管路连接。
与已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是以井下压风供气,通过压力表的显示控制,2-3秒即可达到充气要求。
2、本实用新型无易损部件,使用寿命长,替代手动打气筒,减少封孔胶囊的损坏;六分短管可快速与工作面在用压风管路连接。
3、本实用新型专用于煤矿井下防突预测预报测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封孔充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号:1压力表、2放气阀、3管接头、4测压口、5四分短管、6球阀、7变径头、8六分短管、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采用四通结构,四通结构中的四个通道分别是:
与封孔器连接的管接头3;与压力表1连接的测压口4;设置有放气阀2的放气口;以及设置在四分短管5中部的球阀6;在四分短管5的尾部通过变径头7连接六分短管8,以六分短管8与巷道中压风管路连接。
充气过程中,压风通过六分短管8接进入,以球阀6开关压风,当压力表1显示0.1mpa时,关闭球阀6,测量完成后,打开放气阀2即可放气。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变径头7内设置带孔挡板,用于调节变径头7中的压风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模具更换机构
- 下一篇:一种连接件冲压落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