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仓锥壳的施工支撑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409.0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飓;李红计;李昌宇;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H7/2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仓 施工 支撑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仓锥壳的施工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工业建筑中有许多筒仓,筒仓结构一般是下部有漏斗,上部有钢筋混凝土锥壳。锥壳一般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施工支撑平台。但随着现代工业建设要求的提高,对筒仓结构设计得更高更大、施工工期要求更短。锥壳的施工如果还是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施工支撑平台,所耗费的周转材料非常巨大,施工周期也很长。为缩短工期,现在改进的施工方法一般是采用钢桁架作为上部结构施工支撑平台,这样可以锥壳钢筋混凝土施工和下部漏斗施工可以同步进行,平行施工,缩短工期。由于需要承受的荷载大,平台跨度大,施工高度高等因素,单桁架重量很大,高空不易组装,所以采用钢桁架支撑平台同样有着用材多,组装难,成本高等缺点。以现在某选煤厂3万5千吨筒仓为例,该筒仓直径34米,高48米,上部锥壳钢筋混凝土垂直厚度达到0.85米,施工荷载达到22.25千牛顿每平方米。两种施工方案的数据如下:
虽然钢桁架支撑平台能实现上下平行施工,耗材、耗工也比满堂脚手架少,但仍然需要二百多吨钢材,还需要大吨位提升设备来高空安装,施工同样不方便,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仓锥壳的施工支撑平台,以期节省施工材料,提高施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筒仓锥壳的施工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由多个支撑单元彼此连接形成,各支撑单元包括:
一连接球,所述连接球的球面上通过活动螺栓呈散射状连接有多根连接杆;
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一底端带有螺纹杆的钢管,一T型托板及一T型螺栓,所述T型托板的竖直段及所述钢管上均径向开设有螺栓孔,T型托板的竖直段插入钢管内并通过T型螺栓固定,且T型托板竖直段的长度等于钢管内腔的长度,所述钢管螺纹杆的长度小于T型托板竖直段未插入钢管部分的长度;
所述钢管的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球的球面上;
多个支撑单元的连接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彼此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用于海流发电涡轮机的叶片
- 下一篇:汽油催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