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207.6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产品 结构 | ||
涉及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
背景技术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由“电气”车向“电子”车发展,分散的单个模块控制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了克服智能化低,更好地实现自动控制,减少线束用量,有效利用车身空间,增强安全可靠因素,集成度高的汽车控制电子产品开始在中、高档汽车上推广使用。
由于集成模块类电子产品大量采用贴片类的电子元件,故该类电子产品对其本身的安装结构强度、防尘防水防护等级和抗机械振动性能要求比以往单个模块高。如果该类电子产品中的线路板在装配或产品使用过程中有变形现象或线路板相对产品壳体有位移振动,都可能出现贴片电子元件的断裂或脱落,直接导致产品以及整车的控制功能失效或由于线路板位移振动而产生的异常响声增大整车噪音量,引起客户投诉,阻碍集成模块类电子产品在中、高档汽车上的推广使用。
目前在中、高档汽车上使用的集成模块类电子产品出现的功能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机械方面的原因均由上述的情况产生,其中由于产品内部抗振动机械结构不合理、损坏线路板组合而导致产品或整车控制功能失效所占的比重超过50%。
在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提高汽车电子产品抗振能力,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以达到提高电子产品的抗振能力,减少因振动而导致产品或整车控制功能失效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包括线路板组合安装在后壳与上盖内再通过金属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壳上设有下支撑柱穿过线路板组合与上盖设有的上支撑柱固定,从而通过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的固定对线路板组合进行固定,达到电子产品抗振的目的。
所述的下支撑柱为下半部分半径大于上半部分的两个圆柱体构成;上支撑柱为空心圆柱结构,端部为锥度为5°~10°的内圆锥形并设有四个开口槽,上支撑柱的内径大于下支撑柱的上半部分的直径,上支撑柱轴向高度相对线路板组合装配面具有过盈配合量,从而通过上支撑柱弹性变形能力和端部的内圆锥形实现对线路板组合的固定。
所述的上盖的周边设有卡扣凸台,后壳的周边设有卡扣卡爪,从而通过卡扣形式将上盖和后壳固定,避免因为采用金属螺丝固定而造成螺丝讲线路板短路。
所述的上盖与后壳的材料为PP类工程塑料,从而保证了线路板组合固定的必要的强度。
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电子产品的抗振能力,减少了因振动而导致产品或整车控制功能失效;2、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方便大规模生产和改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上盖;2、线路板组合;3、后壳;4、上支撑柱;5、下支撑柱;6卡扣凸台;7、卡扣卡爪;8、金属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包括线路板组合2安装在后壳3与上盖1内再通过金属安装支架8固定在汽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壳3上设有下支撑柱5穿过线路板组合2与上盖1设有的上支撑柱4固定,从而通过上支撑柱4和下支撑柱5的固定对线路板组合2进行固定,达到电子产品抗振的目的。
所述的下支撑柱5为下半部分半径大于上半部分的两个圆柱体构成;上支撑柱4为空心圆柱结构,端部为锥度为5°~10°的内圆锥形并设有四个开口槽,上支撑柱4的内径大于下支撑柱5的上半部分的直径,上支撑柱4轴向高度相对线路板组合2装配面具有过盈配合量,从而通过上支撑柱4弹性变形能力和端部的内圆锥形实现对线路板组合2的固定。
所述的上盖1的周边设有卡扣凸台6,后壳3的周边设有卡扣卡爪7,从而通过卡扣形式将上盖1和后壳3固定,避免因为采用金属螺丝固定而造成螺丝讲线路板短路。
所述的上盖1与后壳3的材料为PP类工程塑料,从而保证了线路板组合固定的必要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