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退开卷机芯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0138.9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5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齐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0 | 分类号: | B21C47/3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卷 机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设备,尤其涉及冷轧用开卷机。
背景技术
连退开卷机用于冷轧卷的开卷。开卷机芯轴用于承载钢卷,通过芯轴的转动使钢卷打开。现在使用芯轴由主轴、套筒、推拉杆、扇形板、摩擦板和定位板连接构成,定位板由螺栓固定在扇形板的端部,使定位板与主轴可以在径向上相对滑动,而不会在轴向上产生位移。其缺陷,定位板与扇形板接触面积小且仅靠端面的螺栓连接,螺栓既承受定位板自重产生的剪切力,芯轴涨缩时又受到巨大的拉/压力,始终处于受力状态,经常造成连接螺栓的断裂,甚至损伤扇形板的螺纹,导致扇形板很快损毁,检修时间长,备件消耗多,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退开卷机芯轴,改变芯轴涨缩时连接螺栓的受力状况,解决连接螺栓疲劳和断裂的问题,减少检修时间和备件费用,提高生产作业率。
连退开卷机芯轴,由主轴、套筒、扇形板、推拉杆、摩擦板和弧形板连接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弧形板由侧臂和底臂组成,断面呈倒“L”形,侧臂为圆弧面形,底臂为圆环形,弧形板包住扇形板的侧面和底面,由螺栓紧固在扇形板的尾部。增大了扇形板和弧形板的接触面积,减轻和改变了螺栓受力状况。
所述的扇形板的侧面和底面至少各设一排固装螺栓的螺孔。
所述的弧形板的侧臂和底臂互相垂直,侧臂设侧面螺栓的螺孔、底臂设底面螺栓的螺孔,分别与扇形板侧面和底面设的螺孔相对应。
所述的螺栓包括,侧面螺栓和底面螺栓。
组装时,侧面螺栓穿过弧形板和扇形板设的侧面螺栓孔,底面螺栓穿过弧形板和扇形板设的底面螺栓孔,将弧形板紧紧固定在扇形板上。
使用时,侧面螺栓承受芯轴涨缩时产生的巨大推/拉压力,底面螺栓只起定位作用及承受弧形板自重产生的剪切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弧形板与扇形板接触面积增大,且弧形板成圆弧面形包住扇形板侧面增大了受力接触面,由高强螺栓紧固,改变了连接螺栓的受力状况,大大减轻底面螺栓的负荷,解决了螺栓长期疲劳断裂和扇形板损毁的弊端,大大减少检修次数和时间,提高了设备作业率;保证轧钢生产正常顺利运行,减少备件消耗,节省了备件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连退开卷机芯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以看出,连退开卷机芯轴,由主轴1、套筒2、扇形板3、推拉杆4、摩擦板5和弧形板6连接构成,扇形板3和弧形板6分别由侧面螺栓8和底面螺栓10固定连接。
由图2可以看出,呈倒“L”形的弧面板6的侧臂7和底臂9互相垂直。侧臂7为圆弧面形,底臂9为圆环形。扇形板3侧面和弧形板6的侧臂7对应设一排固装侧面螺栓8的螺孔,扇形板3端面和弧形板6的底臂9对应设一排固装底面螺栓10的螺孔。侧面螺栓8和底面螺栓10分别穿过设在弧形板6和扇形板3的螺孔,将弧形板6包住扇形板3尾部,紧固在一起。
开卷机在工作时推拉杆4由液压缸(图中未标)作用向芯轴头部运动,同时带动套筒2做同步运动。由于扇形板3与套筒2斜面配合,套筒2向前运动,扇形板3则沿径向涨开,直到将扇形板3外的钢卷涨死。在这个过程中,弧形板6与扇形板3同步动作,弧形板3与主轴1做相对滑动,液压缸的压力完全由套筒2与扇形板3间斜面支撑;轴向分力约为30吨,由扇形板3传递到弧形板6上,弧形板3承受分力的是与扇形板3直接接触的侧臂7的圆弧面上,由一排侧面螺栓8承担,只有当侧面螺栓8受力不均匀或断裂后,底面螺栓10才会受力。从而改变了弧形板3与扇形板6的受力状况,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