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叉形三通水分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0115.8 | 申请日: | 2009-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海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C21C5/32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 地址: | 2144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转炉 汽化 冷却 烟道 炉口段 叉形 通水 分配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自然循环的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的叉形三通水分配技术。属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是由环形联箱和管子组成的带有炉气密封副的管式受压部件,是炉气通道的一部分。炼钢工艺要求在该段烟道上设置固定位置的氧枪孔及下料口。
炉口段烟道接近转炉炉口,工况十分恶劣且变化频繁,加上该段烟道受热面成形复杂、受热不均,因此该段烟道使用寿命普遍较短。
目前,炉口段烟道多数采用自然循环,一般在烟道下部设置一个分配联箱和一个下联箱。冷却水通过下降管进入分配联箱,再通过分配管进入下联箱,最后分配到每根受热管内。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汽包下降管通常为一根,烟道受热管一般有一百多根,经过分配联箱和下联箱两次水分配,无法保证烟道受热管间配水均匀,一旦出现受热管局部缺水,就会造成管壁超温甚至发生爆管事故。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烟道受热管间配水均匀的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叉形三通水分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叉形三通水分配装置,包括下降管、分配联箱、分配管、下联箱、接管、叉形三通和受热管,所述下降管连接至分配联箱,分配联箱通过分配管连接至下联箱,在所述下联箱与受热管间设置有一组叉形三通,下联箱通过接管连接至叉形三通,叉形三通连接至受热管。
本实用新型是在下联箱与受热管间设置一组叉形三通,冷却水从下降管分配到下联箱,再从下联箱分配到叉形三通,最后再从叉形三通分配到受热管中。通过三次水分配,使受热管中配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现有结构的局部改进,增加水分配,实现三次水分配,从而保证了配水均匀。且结构简单。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叉形三通水分配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叉形三通的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叉形三通的剖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
下降管1、分配联箱2、分配管3、下联箱4、接管5、叉形三通6、受热管7。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叉形三通水分配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炉口段叉形三通水分配装置,包括下降管1、分配联箱2、分配管3、下联箱4、接管5、叉形三通6和受热管7,所述下降管1连接至分配联箱2,分配联箱2通过分配管3连接至下联箱4,下联箱4与受热管7间设置有一组叉形三通6,下联箱4通过接管5连接至叉形三通6,叉形三通6连接至受热管7。
工作原理:
冷却水通过下降管1进入分配联箱2,分配联箱2中的冷却水通过分配管3流入下联箱4,实现第一次水分配;下联箱4中的冷却水通过接管5流入叉形三通6,实现第二次水分配;叉形三通6中的冷却水流入受热管7,实现第三次水分配。
参见图2和图3,图2和图3分别是叉形三通的外形图和剖面图。此叉形三通属无缝管件,整体制造,无拼接焊缝,内部过渡圆滑。具有阻力小、耐高压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海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海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