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091.6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景;程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景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肥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秧苗 分株带土旱 育秧 配套 使用 插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以稻米为食用主粮,同时它也是稻作区农民的经济支柱。我国有很多省份以水稻生产为主业,它不但事关国计民生,同时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效益。目前国内外的水稻生产以选育、推广优良新品种和适用的新技术及水稻传统生产、机械作业等多元素的生产方法。高产、优质水稻规模生产受到很多制约因素,影响水稻单产提高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以加速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减轻农民水稻生产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农民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的结构特点是由底板和外围板构成盘体,在所述底板上放置有起秧膜;在所述盘体中,分别呈纵向和横向的分格条间隔设置,形成各独立的育秧盒,在所述各育秧盒中,起秧膜及底板上设置有贯通的透水孔,所述分格条是以直接插装在盘体中的安装形式可拆装。
本实用新型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起秧膜上,按各分格条所在位置设置有沟槽,所述各分格条插装在所述沟槽中。
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插秧器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一可转动的载秧板,所述载秧板的板面为球冠状,球冠状的板面上设置有与起秧膜平面形状相一致的用于放置起秧膜的起秧膜凹槽,所述载秧板的边缘设置为传动齿轮;在载秧板的外圈设置为一圈表面低于载秧板的表面的秧苗槽,处在秧苗槽的内周、在载秧板的表面设置有一圈弧形齿状分秧条,相邻的分秧条之间形成单株秧苗由载秧板进入秧苗槽的秧苗通道,在秧苗槽内设置秧苗间隔条;
一与机架固联、呈倾斜设置的载秧盘,为圆盘体,圆盘体的外周有两个开口,一个是用于驱动传动齿轮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位置上的传动口;另一个是落秧位置上的落秧口;在落秧口所在位置处,位于秧苗槽的内圈设置有阻挡在相应位置上秧苗通道出口处的分秧舌;
一落秧通道,所述落秧通道承接在所述落秧口的位置上,呈弧形设置,弧形落秧通道使秧苗直立落地。
呈弧形设置的落秧通道使秧苗直立落在由秧苗开沟齿划出的沟槽内,然后由秧苗扶直板尾部的弧形翻泥板将开沟齿划出的泥土回覆,完成插秧。本实用新型采用水稻旱育秧,水稻育苗移栽产量高,可延长栽秧大田在地生长作物与秧苗共生期。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育秧盘使水稻分株带土育秧,直接在育秧盘上将秧苗分为大田移栽的一穴一穴单株,可极大地简化插秧机的设计和制造,降低插秧机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插秧机应用到水稻生产上它与现在的插秧机比较具有构造简单,大田栽秧使用方便,节能等优点。同时以此技术还可带动相关联的作物:如棉花、油菜、玉米、小麦、瓜、蔬菜、花卉、草坪、林果类等作物走育苗和机械配套生产一体化之路,推动大农业机械化生产。
3、本实用新型插秧器可利用现有的机械动力进行大田作业,易于实施、使用成本低,克服了使用国外进口的插秧机价格高、配件要依赖进口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市场需求在规格上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中育秧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完成育秧后的秧根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秧器中载秧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秧器中载秧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秧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秧器以机械为动力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载秧板、11起秧膜凹槽、12传动齿轮、13分秧条、14秧苗槽、15秧苗间隔条、2载秧盘、21传动口、22落秧口、3底板、4外围板、5起秧膜、6分格条、61育秧盒、7落秧通道、8秧根块、9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由底板3和外围板4构成盘体,在底板3上放置有起秧膜5;在盘体中,分别呈纵向和横向的分格条6间隔设置,形成各独立的育秧盒61,在各育秧盒61中,在起秧膜5及底板3上设置有贯通的透水孔,分格条6是以直接插装在盘体中的安装形式可拆装。
具体实施中,在起秧膜5上,按各分格条6所在位置设置有沟槽,各分格条6插装在沟槽中。
每只育秧盒6中育成的秧根块8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景,未经朱晓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