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举高喷射消防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079.5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金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猛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31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举高 喷射 消防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灭火用的举高喷射消防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中城市的建筑越来越高而举高消防车的发展却很缓慢,消防产品的更新换代已经达不到城市发展的需求。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内最高的消防车是杭州引进芬兰产的101米曲臂登高消防车,车长16.3米,车重60.2吨,一共有16个轮子,其最大工作高度达到101米。工作的时候先伸出4条腿,4条腿站稳后消防车整个被升起,16个车轮全部腾空。最高工作高度101米、价值2200万元的消防车日前在杭州开始“服役”。新装备的登高消防车来自芬兰,曲臂完全升起时,最高工作高度达101米。在101米高空中,如果风力很大,云梯会抖动得很厉害,风速3.1米/秒时,工作台摆动幅度大概是1米,如果操作人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很难担当重任。操作这辆世界上最高的消防登高车的驾驶员,驾龄须在8年以上。另外,对于驾驶员的身体平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上述101米曲臂登高消防车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工作高度更高,配重更大,抗风性更好,而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包括一台消防车和两台水箱车,所述消防车包括驾驶室、底盘、支腿构成的下车机构,以及由回转支承、操控台、一级主臂、二级伸缩臂、三级折臂、遥控水炮、水路系统、液压系统和视频采集系统组成的上车机构;所述消防车车体两侧设有主连接端,所述水箱车的车体设有副连接端和辅助支腿,所述主连接端通过一咬合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水箱车车体上的副连接端连接固定,使所述水箱车与所述消防车连为一体;所述咬合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主连接端两侧的“人”字形连杆机构,构成所述“人”字形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顶端与所述主连接端铰接,所述“人”字形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设有钩状体,所述副连接端两侧设有与所述钩状体匹配的挂耳或盲孔,当所述第一连杆自由端受液压缸活塞杆作用,向远离所述副连接端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杆随之移动,所述钩状体可以钩住所述副连接端的挂耳或盲孔,从而将所述主连接端和副连接端连接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连接端和副连接端的底部都装有独立支脚,所述主连接端支脚和副连接端支脚的底端共同固定在一块缓冲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一级主臂采用槽形结构,所述二级臂收拢时可以纳入所述一级主臂的凹陷部;所述一级主臂与所述二级臂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平衡架,所述平衡架根部与所述一级主臂或所述二级臂铰接,所述消防车底盘通过下伸缩臂与所述平衡架端部铰接,所述平衡架端部通过上伸缩臂与所述二级臂中部铰接
所述平衡架可采用杆形、板形或槽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一台消防车和两辆配重水箱车所组合而成的新型消防车,其中水箱车的构造主要就是在水箱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条支腿,并通过咬合机构使三车连接为一体,达到增加接地面积、加大配重的目的。一级主臂采用槽形结构,可以使所述二级臂纳入其凹陷部,降低整车高度。在一级主臂与二级臂之间增设平衡架,是为了增强一级主臂与二级臂的稳固性,平衡架与上下两根伸缩臂构成两个三角形结构,并且两根伸缩臂之间夹角可达145度以上,可大大提高上车机构的稳固性和抗风性能,并且使二级臂在水平作业时不会因重力原因而下垂折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产品的设计高度已经超过目前世界最高的举高消防车的高度,工作高度更高,配重更大,抗风性更好,而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更加安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车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车的行驶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副车连接端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副车连接端支腿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履带架臂车的工作状态图,
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咬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咬合机构咬合锁紧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臂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猛,未经金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