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节能型轮胎螺栓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9957.1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8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柯惠德;柯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惠忠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F16B37/00;B60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节能型 轮胎 螺栓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胎螺栓总成,尤其是一种穿设在汽车车轮轮毂上的光孔中固定汽车轮胎的定位节能型轮胎螺栓总成,其中的螺栓可以是单头或双向头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为了便于车轮的拆装,汽车轮胎螺栓总成中的螺杆直径比轮盘螺栓孔直径小4~6mm,其中的轮胎螺母与轮盘的接触端面01是一个平面且与轮盘平面是平行的(如图1a、1b所示)。
上述螺栓总成安装后的结果是:①车轮装上轮毂时,车轮本身自重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垂直下移,由于上述孔和杆直径差的因素,引起轮毂中心线与车轮中心线不能在同一轴线上,导致车轮旋转时形成不规则的运转。②汽车行驶时的扭矩传递路线是:扭矩经轮毂传递给轮胎螺栓,再传递给轮盘(即车轮)。
由于上述轮盘螺栓孔、螺杆直径差,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将使轮胎螺栓相对轮盘孔超前旋转一个角度,使轮盘螺栓孔与轮胎螺栓杆接触面只作用在一点上,当汽车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及紧急制动这种变换扭矩时,就会在此作用力点上形成极大的剪切应力,导致轮胎螺栓折断。正因为如此,现有技术中的轮胎螺栓折断的部位基本上都在螺杆与轮盘的接触点上。其次,现有汽车轮胎螺栓的螺杆直径都是相等的(如图2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定位节能型轮胎螺栓总成,使轮盘与轮胎螺栓总成固定时,车轮与轮毂能相对定位,并使轮盘与轮胎螺栓总成结合间隙达到最小值,增大轮盘螺孔与轮胎螺栓杆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面的剪切应力,从而确保汽车运行中轮胎螺栓不易折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其中螺母的强度且可节省原材料的定位节能型轮胎螺栓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节能型轮胎螺栓总成包括:定位轮胎螺母和与之匹配的螺栓,其中定位轮胎螺母包括螺母和定位套管垫圈,两者的连接结构为:所述螺母与定位套管垫圈的相邻端铆合连接在一起,使得螺母和定位套管垫圈能相对旋转地连接在一起,或者,所述螺母与定位套管垫圈固为一体,所述定位套管垫圈的管孔道与所述螺母内孔同轴且相连通;在所述定位套管垫圈的自由端的端面,沿轴向向外延伸设有一个空心的定位台,该定位台的外形形状、尺寸与轮盘螺栓孔相适应,该定位台的空心内孔与所述定位套管垫圈的管孔道同心且相互连通,其内孔直径与所述螺栓相匹配;使得在安装时所述定位台插设在所述轮盘螺栓孔和设置在该轮盘螺栓孔内的所述螺栓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螺母与所述定位套管的铆合结构为:所述螺母套接铆合端外围设有短圆柱环,短圆柱环内侧即其与螺母之间沿设锥形铆合段;定位套管垫圈的铆合端设有一个与螺母上的短圆柱环相匹配的孔段,铆合端外圆周上设有圆锥形铆合段,当将所述螺母与定位套管垫圈铆合时,所述定位套管垫圈的锥形铆合段向内贴合在所述螺母的锥形铆合段上铆合。
所述定位导向套管垫圈上的所述定位台的长度,一般为1~8mm,其数值应视不同车型而定;
该定位台的外形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先向外延伸一段锥形体再衔接延伸一段圆柱体。
圆柱体的所述定位台的内径和外径差一般为1~10mm。该数值的选取也应视不同车型的轮胎螺栓杆直径和轮盘螺栓孔直径大小而定。
所述螺栓的螺杆是局部缩小直径的,即:对应安装后置于轮毂的轮盘螺栓孔和制动鼓螺栓光孔处以外的螺杆中,其中的螺纹段和与螺纹段衔接并在安装后与所述定位导向套管垫圈上的所述定位台对应的一端螺杆段为一缩径段,该缩径段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台的内径相适应。一般缩径段的直径比未缩径处的直径可缩小1~10mm,这应根据不同车型的螺杆直径大小而定。
而所述螺栓的其它部分的螺杆段直径可以是与置于轮毂的轮盘螺栓孔和制动鼓螺栓光孔的螺杆段一样,为不缩径段;也可以是缩径段,而该段直径可以与前述缩径段直径相等,也可以介于前述缩径段和所述不缩径段之间;也可以是部分缩径,即与前述缩径段邻接的一部分为缩径段且所述的部分为缩径段的螺杆段的直径是与前述缩径段直径相等,或者是介于前述缩径段和所述不缩径段之间,而与所述不缩径段邻接的一部分为不缩径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节能型轮胎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新功能和更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惠忠,未经柯惠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