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9762.7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耿弘;黄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21/28;H01Q5/01;H01Q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输出 双频 单极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涉及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科技的发展,各种应用于多频传输的产品也孕育而生,像是手机、行动电视、全球位置测定装置(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等,都需要借助适合的天线设计,借以达到最佳的效能。天线是在无线传输中用以发送和接收电磁波能量的重要组件,让使用者可不受地形限制,而顺利的利用无线通讯系统进行信息传输。目前各种产品所应用的天线,其设计方法与使用材质均不相同。选用适当的天线,有助于提升传输特性,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的多个天线是以并排方式设置,且各个天线之间的设置距离必须大于形成干涉的最小距离,以避免相邻的天线产生信号干涉问题。也就是说,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的天线位置并不能做太大幅度的调整,且系统的整体体积亦小型化,无法使得这类天线在使用上也因此受到限制。
另外,由于受限于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天线的结构,导致装设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天线的电子装置的体积势必无法轻薄短小,加上还必须考虑到天线增益及阻抗匹配等问题,致使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天线与其应用的电子装置在设计及布在线相当复杂,相对使得制造与组装过程相当不容易,且亦可能为了电子装置体积的轻薄化,而牺牲掉天线的增益效果。
为了有效简化天线的制造与组装过程的困难度以及降低相对的制造成本,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地进行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的天线结构设计的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因受限于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的天线排列方式,导致其体积过于庞大及结构复杂,使得制造与组装过程不易或是辐射效能不彰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圆形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以及
至少三个天线单元,以等角度设置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一侧面上,且该三个天线单元对应于该圆形底板的切线方向摆放。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天线单元具有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及一信号馈入部,该第二辐射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及该信号馈入部,且该信号馈入部连接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一侧面。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部的频带范围为2400MHz至2500MHz,该第二辐射部的频带范围为5150MHz至5875MHz。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三个电连接器,装设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二侧面,且该三个电连接器分别连接该三个天线单元。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二侧面还具有一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将三个以上的天线单元以等角度并对应于圆形底板的切线方向进行设置,零组件数量少,其组装工艺简便,并且天线装置的整体体积得以大幅缩小,而各个天线单元之间亦不产生相互干涉的情况,具备良好的辐射效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面顶视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面侧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天线单元的电压驻波比(VSWR)数值分布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天线单元的电压驻波比(VSWR)数值分布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三天线单元的电压驻波比(VSWR)数值分布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的隔离度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天线单元与第三天线单元的隔离度与频率的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动物用腭部肌肉电极定位刺激器
- 下一篇:一种多格式信号矩阵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