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肱骨爪钉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79067.0 | 申请日: | 200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邓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4 | 分类号: | A61B17/8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蓝绍发 |
| 地址: | 51817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肱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的专用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为常见,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骨折移位多较严重,处理不好极易影响肩关节功能。肱骨外科颈骨折线紧贴关节囊,紧靠关节腔,现有的“T”,“Y”形钢板固定时要剥离关节囊后方可行固定,对关节周围软组织剥离大,加重原有的损伤,钢板固定时,因骨折线近端可暴露的骨面很有限,从而使钢板在骨折线近端很难找到好的固定点,否则就要加大暴露面,加大原有的损伤。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时,要剥离关节囊,加重原有损伤的问题,提一种肱骨爪钉。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肱骨爪钉,包括钉体和钉柄,所述的钉体数量为两枚,两枚钉体相互平行,两枚钉体的尾端都设有一根与该钉体成钝角连接的钉柄,两钉柄的尾端成圆弧连接,两钉柄间保留有螺钉孔位。
所述的钉体长度为:1.5~4.0cm。
所述的钉体与其尾端的钉柄的角度为:100°~135°。
所述的两钉体和两钉柄为同一根金属丝折弯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两平行的钉体置入近端的骨质中,所占面积小,固定面积大,手术中不用切剖和分离太多的软组织,减少手术中的损伤,达到简单有效的治疗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配合本实用新型调节的定位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配合本实用新型调节的定位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一根金属丝中间对折后再弯曲而成,金属丝的两端对折弯曲后形成两条长度为1.5~4.0cm的平行钉体1,两钉体1的尾端还各连接一钉柄2,两钉体1与其尾端的钉柄2的角度为:100°~135°,两钉柄2间保留有两个螺钉孔位3,两个螺钉孔位3分别设在钉柄2前端和后端位置上。
参照图3、4中所示,定位器4为一块三角金属片,近端固定有两个平行的导向管41,近端固定有一个可夹持的固定孔6,定位器4用于模拟肱骨爪钉固定的位置和角度。
参照图2和图5中所示,在手术操作时,用小引针钻在肱骨头6上钻出两个骨孔后,两钉体1从两骨孔中钉入到肱骨头6的中,钉柄2跨过骨折线7贴于肱骨干8上,通过两枚螺钉5从螺钉孔位3中将钉柄2固定在肱骨干8上。本实用新型的两平行钉体1钉入骨质中占位面积小,固定面积大,位置和角度更佳,而手术中不用切割关节韧带和分离关节囊,减小手术的损伤,达到简单有效的治疗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气浮合一的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大口径PVDF管弯管成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