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8319.8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0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56 | 分类号: | B29C4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驱动 模仁作 微量 压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尤指一种以压力流量可控制的增压缸为压力来源,将射出成型模具的模仁作微量压缩的机构,用来消除因塑料冷却缩水所产生的翘曲及表面不平整。
背景技术
一般消除或减轻工件在模内固化时缩水所产生的表面缺陷多是调整保压压力,以期能在缩水的部位补充塑料,但是在冷却的过程中,塑料逐渐固化,尤其在薄件射出成型时,塑料的通道并不通畅,或只有部分勉强可通,所以保压根本无法补偿缩水造成的凹陷。
因有上述缺陷,而导致有些设计是在模仁下加装强力弹簧3,如图3所示,虽然有所帮助,但由于强力弹簧3弹力固定,无法随成型条件改变而改变,且时间久了弹性会失效,所以也不尽理想。
因而,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陷再予以研究改进,提供一种以增压缸驱动模仁进行可控的微量压缩装置,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以改善现有射出工件具有翘曲及表面不平整的缺陷,借以利用可控的油压增压缸,来将射出成型模具的模仁作微量压缩动作,以达到消除上述因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该微量压缩装置设置于模仁下方,其主要是于模仁下方设有一活塞体,该活塞体对应导接管路连接至一设有感压器的增压缸,而该增压缸由管路中连接一油压阀来控制压力和流量,而增压后的压力由感压器测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的目的与功能由以下的技术所实现:
其主要是以油压阀控制增压缸的压力和流量(如果产品精度要求高,如光学制品,应以伺服阀控制为佳),增压感压器的压力和模内压或保压压力比较,以最适合的即时压力,将模仁作出微量压缩的动作,使工件在冷却过程中随时与模仁紧密贴合,以确保开模取件时,工件取出不会产生翘曲现象,以确保射出工件的品质及优良率。
根据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确实具有诸多优点,其详述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借以利用可控的油压增压缸,来将射出成型模具的模仁作微量压缩动作,以达到改善、消除工件翘曲及表面不平整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借由利用可控的油压增压缸,改善现有弹簧不具压力调整及会产生弹性失效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微量压缩装置 10 位置尺
11 活塞体 12 管路
13 油压阀 14 增压缸
15 感压器 2 模仁
(现有技术)
3 强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增压缸驱动模仁作微量压缩的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动作示意图,该微量压缩装置1对应设置于模仁2下方,其主要是于模仁2下方设有一活塞体11,该活塞体11对应导接管路12连接至一增压缸14,增压缸14的压力和流量由一油压阀13以管路12连接并加以控制,而增压缸14中设有感测压力的感压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先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8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