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8145.5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7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儒;林锦昌;颜正雄;孙德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钮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易于组装的推钮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的推钮结构,是先将推钮置放在电子装置的第一机壳上,然后再将电子装置的第二机壳与第一机壳组装在一起。然而,因为将推钮置放在第一机壳上,再将第二机壳组装上去,组装人员在组装时并无法将手伸入两个机壳中扶住推钮,使得组装时推钮有可能晃动或是受到第二机壳的碰撞而跑位,造成组装时的困扰,也会降低产品的组装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推钮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推钮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机壳以及一推钮,其中第一机壳具有一侧壁、一底板以及一弹臂,且侧壁与底板实质上垂直连接,而弹臂的纵长方向与侧壁平行。推钮可移动地组装于侧壁上,且推钮具有一卡勾,而弹臂的部份容置于卡勾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推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推钮具有一推移部,而侧壁具有一开口,且开口暴露出推移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推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壁及底板的材质为塑胶或金属。
在本实用新型的推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臂的材质为塑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推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壁、底板及弹臂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推钮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一机壳组装在一起的一第二机壳,且第一机壳及第二机壳为电子装置的机壳。
基于上述,在组装本实用新型的推钮结构时,推钮的卡勾可以先与弹臂互相干涉,如此在将第二机壳与第一机壳组装在一起时,推钮就不会跑位,让组装人员易于组装。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推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推钮结构的另一视角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机壳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推钮结构 110:第一机壳
112:侧壁 114、114a:底板
115:破孔 116、116a:弹臂
118:开口 120:推钮
122:卡勾 124:推移部
130:第二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推钮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推钮结构100包括一第一机壳110以及一推钮120,其中第一机壳110具有一侧壁112、一底板114以及一弹臂116,且侧壁112与底板114实质上垂直连接,而弹臂116的纵长方向与侧壁112平行。推钮120可移动地组装于侧壁112上,且推钮120具有一卡勾122,而弹臂116的部份容置于卡勾122内。
承上述,侧壁112及底板114的材质可为塑胶或金属,而弹臂116的材质可为塑胶,或为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当侧壁112、底板114及弹臂116的材质皆为塑胶,可以是将侧壁112、底板114及弹臂116一体成型。
图2为图1的推钮结构的另一视角的透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推钮120具有一推移部124,而侧壁112具有一开口118,且开口118暴露出推移部124,以让使用者可以推移推钮120的推移部124。
此外,推钮结构100还包括与第一机壳110组装在一起的一第二机壳130,且此第一机壳110及第二机壳130为如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装置的机壳。
当组装者在组装推钮结构100时,可先将推钮120放置于第一机壳110上,并且使部份的弹臂116容置于卡勾122内,此时推钮120受到卡勾122的限位,所以可以暂时性地定位于第一机壳110上。接着,将第二机壳130放置于第一机壳110上,并将第一机壳110及第二机壳130组装在一起。值得留意的是,在组装人员将第二机壳130放置在第一机壳110上时,第二机壳130上的各种结构可能会触碰到推钮120,而因为部份的弹臂116容置于卡勾122内,所以推钮120受到卡勾122的限位而不会离开相对第一机壳110的组装位置,组装人员可以容易地将第二机壳130与第一机壳110组装在一起,不需要担心推钮120跑位而影响组装良率。
此外,当使用者推移推钮结构100以开启开关时,推钮120相对第一机壳110移动,而弹臂116因具有弹性而变形,且其弹性恢复力还可带动推钮120回复至原位,使用者便不需要再施力将推钮120推回原位,可节省使用者的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8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线框架用铜合金的在线固溶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取钒氮合金的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