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壁砖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77828.9 | 申请日: | 2009-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祥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4 | 分类号: | E04F13/074;E04D13/18;F21S9/00;F21S9/03;F21V5/00;F21V23/00;H02N6/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节能壁砖,尤指除可使壁砖本体发出光源之外,更可进行自体循环供电或是供应相关设备所需的电力,而达到照明、美观、节能以及环保的功效。
背景技术
按,一般建筑物室内或室外所使用的壁砖,通常由各类石材或瓷砖所制成,并配合水泥或固定件结合铺设于建筑物的墙面上,借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但不论是设于室内或室外的壁砖,其仅以实心的石材或瓷砖所制成,除以其外侧面的纹路、颜色、图样...提供美观的效果外,并无法产生其它的功效,而使得一般壁砖的实用性有限,所以若能将壁砖与发光体结合,使其除了兼具照明及美观的功效外,更可自行供电或是提供相关设备所需的电力,则更能发挥壁砖的实用性。
因此,如何实用新型出一种节能壁砖,以使其达照明、美观、节能以及环保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提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知节能壁砖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节能壁砖,以期可达到除使壁砖本体发出光源之外,更可进行自体循环供电或是供应相关设备所需的电力,而产生照明、美观、节能以及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节能壁砖,其借着太阳能板或蓄电单元提供发光单元发光时的电力,除可让壁砖本体发出光源之外,更可利用太阳能板与蓄电单元接收发光单元及外部光源,而将其光能转换成电能,致使可作为自体循环供电或是供应相关设备所需的电力,进而达到照明、美观、节能以及环保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壁砖包含:一外侧面具有透光面的壁砖本体;设于壁砖本体中且对应透光面的发光单元;设于壁砖本体中且与发光单元电性连接的太阳能板,该太阳能板具有与发光单元对应的吸光面;以及与发光单元及太阳能板电性连接的蓄电单元。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壁砖,除可使太阳能板或蓄电单元提供发光单元发光时的电力,让壁砖本体发出光源之外,更可利用太阳能板与蓄电单元接收发光单元及外部光源,而将其光能转换成电能,作为自体循环供电或是供应相关设备所需的电力,达到照明、美观、节能以及环保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图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B-B’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壁砖本体1
底板11
凸出部111、121
隔板12
透镜122
组接部123
对接部124
透光孔125
镜面区126
盖板13
透光面131
第一容置区14
第二容置区15
发光单元2
载板21
发光体22
太阳能板3
吸光面31
导通端子32
蓄电单元4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2及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及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壁砖至少包含一壁砖本体1、发光单元2、太阳能板3以及蓄电单元4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壁砖本体1至少包含有相互层迭的底板11、隔板12及盖板13,该底板11与隔板12的两端分别具有凸出部111、121,借以使该盖板13与隔板12间定义出第一容置区14,且该隔板12与底板11间则定义出第二容置区15,其中该底板11上具有多数加强肋112,而该隔板12上具有一透镜122,且该隔板12两侧分别设有组接部123及对接部124,另该盖板13上设有一透光面131。
各发光单元2设于壁砖本体1的第一容置区14两端且对应透光面131,其中该发光单2元至少包含有载板21、及多数设于载板21上的发光体22,而各发光体22可为发光二极管(LED)。
各太阳能板3可为薄膜式太阳能板,其设于第二容置区15中且限位于各加强肋112的间并与发光单元2的载板21电性连接,而该太阳能板3具有与发光单元2对应的吸光面31,并于该太阳能板3的两侧分别具有设于组接部123及对接部124上的导通端子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祥,未经徐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转向车
- 下一篇:百叶窗帘及其双绕绳循环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