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扣合紧迫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7774.6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信南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紧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的扣合紧迫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力或电子信号传输的连接器,藉以改善其插拔力和防止松脱,以兼具防水效果。
背景技术
电力或电子信号的传输,都是通过连接器作为连接,一般连接器包含一设有针脚的公端,和另一具有应接端子的母端,其公、母端的对接,最基本要达到良好的电气连接特性外,(按,不良的电气连接会产生阻抗导致衰减或失真,对电力传输而言,更会因该阻抗增加而发热导致毁损)进一步要具备良好的防水特性,当然在不同机具设备或室内、外均有其防水系数的要求;再者,连接器的公、母端的结合,仍需具备一定的结合应力,以免牵扯时松脱。
为达上述目的效能,惯用的连接器结构如中国台湾新型第M344614号专利案,其主要为一种具抗拉扯的连接器,包含:一胶芯,具有至少一卡扣;至少一端子,其一端穿设于该胶芯;一端子固定座,具有至少一卡槽,该端子的另一端穿设于该端子固定座,该端子固定座的该卡槽与该胶芯的该卡扣相扣合;以及一壳体固定座,设于该胶芯,并抵住该卡槽与该卡扣相扣合处。
藉由上述特征,胶芯和端子固定座利用卡合机构卡合,然后壳体固定座与壳体锁合时,将抵住卡合机构,以增加连接器强度和防止松脱。但,该M344614号专利案,其结构复杂度高,而且为提供卡槽与卡扣能相扣合,及壳体固定座抵住该卡槽与卡扣相扣合处,其各组件的结合,需保留一结合间隙裕度,因此乃造成其防水效果不佳。
另在中国台湾新型第M327107号专利案中,乃揭露一种防水式连接器组合装置,包括:一插座组件,包括:一插座,该插座具有一向外延伸的外螺柱,并于该外螺柱一端的外周缘具有一凸环,该凸环内缘面则具有一卡固端;一防水环,套设于该外螺柱上;一螺帽,与该外螺柱相互螺接;一插头组件,与该插座组件相互连接,包括:一插头,与该插座对应插接;一旋钮,用以包覆在该插头外部,该旋钮呈筒状,于该旋钮的外周缘上设一缺口,该旋钮可相对于该插头作转动,且该旋钮对应该插座的一端具有一卡合端,用以与该插座的卡固端相互固接;以及一防水垫圈,设于该插座内部,且被夹掣于该插座及插头间。
藉此,将旋钮延伸成一筒状,以包覆该插头,达到防水功能,同时在旋钮的外环面上开设一缺口,使旋钮包覆插头,具有转动作用而与该插座相互螺接。
在上述专利案中,主要藉插头和插座对应插接,及通过旋钮包覆插头外部,进而相对插头转动,且对应插座的卡固端相互固接;同样的,在该M327107号案中,为能提供旋钮转动,其插头、插座结合,需保留旋钮可自由转动的裕度,因此仍有松脱和防水效能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扣合紧迫结构,其中插头、插座组件可以快速对插紧迫结合,具有较佳插拔力,同时相较于惯用的连接器结构,乃更加精简、生产组装的工时成本得以有效降低。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扣合紧迫结构,在于提供插头和插座插接时的良好导入插接,和兼具插拔应力的电连接器,达到省力插拔,但防水效能良好的电连接器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电连接器的扣合紧迫结构,包括:一插座,插座内部埋入式的设有一具有若干端子的胶芯,其一端为应接端;一插头,与该插座连接,其一端为对接端,对接端内设有与插座的端子对应插接的端子,其中,插座的应接端内壁周缘成型有一嵌槽,插头的对接端外周围设有一环凹槽;一卡掣弹片,弹性可伸缩的钳设于环凹槽中,以及运动的插头插入插座,卡掣弹片恰可迫入嵌槽紧结定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卡掣弹片弹性的伸缩及迫入嵌槽中,可以轻快利落的完成插头、插座的插接,相对的在拔出时,只要将插头外拉,使卡掣弹片退出嵌槽的限制,即可将其二者分离,再者通过插座和插头分别设置的防水圈,进一步能达到兼具防水效能的增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动作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定位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插座 20插头
11端子 21对接端
12胶芯 22端子
13应接端 23导缘
14锁合端 24防水圈
15防水圈 25环凹槽
16导角 30卡掣弹片
17嵌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信南,未经李信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