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卧式榨油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77316.2 | 申请日: | 2009-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有伦 |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B30B9/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榨油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横卧式榨油机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压挤方式榨出植物种籽内所含的油脂以供食用的横卧式榨油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横卧式榨油机主要是于一榨油缸筒内设有一连接动于一马达转轴端部的螺旋杆,该螺旋杆的外径朝其自由端逐渐缩减变细,另于该榨油缸筒上设有一可供倒入待压榨的植物种籽的入料口;当马达驱动该螺旋杆转动时,该待压榨的植物种籽会顺着该螺旋杆的螺纹间的沟槽移动,进而受挤压而榨出其内部所含的油脂。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横卧式榨油机,由于该植物种籽是沿该螺旋杆的螺纹间的沟槽设置,故在受压后很容易便粘固卡掣在该沟槽中,且因榨油机及其螺旋杆又难以拆开清洗,造成即使在压榨新置入的植物种籽时,所压榨出来的油也会跟旧的粕渣混合,导致油的品质降低,实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卧式榨油机设备,希借此设计解决目前现有技术的横卧式榨油机利用螺旋杆推挤、压榨植物种籽,造成因难以清洗而导致油的品质降低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横卧式榨油机设备包括:
一底座,其包含有二间隔设置的固定板,每一固定板顶边内凹成型有一斜向下延伸的轨道,另于该二固定板之间横向固接有相间隔设置的二支撑杆与二侧压杆;
一定位组件,其是架设于该底座的固定板上,其包括有二定位压缸及一上压杆,该定位压缸分别设置于该固定板的顶边,每一定位压缸的一伸缩杆可沿平行于该固定板的轨道的方向进行伸缩,该上压杆的两端分别与该定位压缸的伸缩杆相互固接;
一榨油压缸,其是架设于底座的其中一固定板的旁侧,其一伸缩杆是贯穿该相邻的固定板而突伸于该底座的支撑杆与侧压杆之间,而可横向伸缩。
借由如上所述的设计,当要进行榨油作业时,先将若干横向层叠设置的滤油环设于该底座的支撑杆上,并于该等滤油环间置入装于过滤袋内的待压榨的植物种籽;当榨油压缸的伸缩杆横向延伸,进而压挤设于该滤油环间的植物种籽时,便可将植物种籽内所含的油脂压榨而出。之后,只要将过滤袋及滤油环取下,便可进一步确实清洁该滤油环,无须担心残余的粕渣会污染之后的油品,故可得到品质优良的油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视部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端视部分剖面动作图。
(10)底座 (11)固定板
(111)轨道 (12)支撑杆
(13)侧压杆 (20)定位组件
(21)定位压缸 (211)伸缩杆
(212)套接环 (22)上压杆
(221)凹槽 (222)外螺纹
(23)套筒 (30)榨油压缸
(31)伸缩杆 (40)滤油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横卧式榨油机设备包括有一底座10、一定位组件20及一榨油压缸30,其中:
底座10包含有二间隔设置的固定板11,每一固定板11顶边内凹成型有一斜向下延伸的轨道111,另于该二固定板11之间横向固接有至少一支撑杆12与至少一侧压杆13,图中所示实施例为相间隔设置有二支撑杆12与二侧压杆13,该支撑杆12是位于该侧压杆13的下方,且该二支撑杆12间的间隔距离小于该二侧压杆13间的间隔距离;
定位组件20架设于该底座10的固定板11上,其包括有二定位压缸21及一上压杆22,该定位压缸21分别设置于该固定板11的顶边,每一定位压缸21的一伸缩杆211可沿平行于该固定板11的轨道111的方向进行伸缩,该上压杆22的两端分别与该定位压缸21的伸缩杆211相互固接,当该伸缩杆211进行伸缩时,该上压杆22是可沿该固定板11的轨道111移动,又,该上压杆22上对应该固定板11的轨道111处分别环绕形成有一凹槽221,使该上压杆22的凹槽221与固定板11的轨道111可相互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有伦,未经陈有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