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锚杆新型导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6947.2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车忠祥;杨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梁田;谭新民 |
地址: | 61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新型导向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建筑边坡(含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锚杆挡墙施工过程中,锚杆的隔离架多采用船型支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隔离架存在的不足是锚杆在插筋的过程中,隔离架与锚孔壁接触面积小,不能最大限度的在锚孔中托起锚杆杆体,锚杆在孔中不能居中,灌浆后杆体保护层厚度不均匀。从而导致锚杆受力不均匀,杆体钢筋易发生锈蚀。当采用环型隔离架时,锚杆钢筋在插入时阻力增大,插筋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了一种锚杆新型导向器,在插入锚杆之前事先将该锚杆新型导向器插入锚孔中,能很好的减小环型隔离架与锚孔孔壁间的摩擦力,解决了锚杆钢筋插入困难的问题,保证锚杆杆体的居中,受力均匀,防止锚杆钢筋锈蚀;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锚杆新型导向器,主要由若干块依次相连的弧形板构成,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a≤180°,所述相邻两块弧形板开口方向相同且铆接在一起。
所述相邻两块弧形板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此种结构便于弧形板的拆装,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出于节省材料和安装方便的角度考虑,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a优先设计为60°。
所述弧形板的厚度为5mm,便于相邻两块弧形板进行铆接;弧形板的长度为5m,根据不同的锚孔深度选择适当的弧形板数目,从而可以重复利用弧形板。
所述弧形板为金属或PVC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锚杆新型导向器,在插入锚杆之前事先将该锚杆新型导向器插入锚孔中,能很好的减小环型隔离架与锚孔孔壁间的摩擦力,解决了锚杆钢筋插入困难的问题,保证锚杆杆体的居中,受力均匀,防止锚杆钢筋锈蚀;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弧形板;2-铆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锚杆新型导向器可知,所述锚杆新型导向器主要由若干块依次相连的弧形板1构成,弧形板1对应的圆心角a=60°,所述相邻两块弧形板1开口方向相同且铆接在一起。
为了在使用完毕后可以很方便的将弧形板进行拆卸,进而使得整个导向器可以重复利用,本导向器的弧形板1之间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且在铆接之前需要进行工丝加工出铆接孔,然后用铆栓2将弧形板1铆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为:为了取料方便,减小加工成本,弧形板1采用壁厚5mm、外径比锚孔直径小10mm、内径稍大于锚杆外径的钢管或PVC管锯开制作而成,每块弧形板1的长度控制在5m,相邻两块弧形板1之间通过铆栓2铆接在一起,在铆接之前进行工丝加工出铆接孔,直到铆接在一起的弧形板1总长度达到锚孔深度为止。
本实用新型应用到建筑领域中的具体过程为:首先运用传统工艺加工出锚孔;然后在锚孔内插入导向器;导向器插入完毕以后,插入锚杆;锚杆完全插入锚孔后,抽出导向器,在抽出过程中,将导向器旋转偏离孔底部,以便于拔出;导向器完全抽出以后,按照正常程序进入下一道工序。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