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循环式冰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6736.9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蓉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循环 式冰囊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敷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物理降温方面的冰囊。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物理降温采用冰袋冷敷,对于不同患处的治疗比较麻烦、治疗效果不明显、容易对患处产生刺激、舒适度较低、功能范围较小且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行动不方便,不易于护理人员操作,保冷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冰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冷效果好的医用循环式冰囊,它有8个不同部位(手腕部、肩部、肘部、背部髋部肋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的冰囊,可以满足不同患处的治疗需求;采用循环加压冷疗原理在冷敷的同时对患处进行加压,有效提高了降温消肿的效果;冰囊依照人体解剖学原理设计,与患处紧密贴合,保证了最佳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舒适,对患处无刺激;在使用的同时不影响患者的行动,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外层1、保温层2、隔膜3、内层4、连接管5、冰桶6、阀门7构成。即;将连接管5于冰桶6相连,在冰桶6内加入冰水的混合物。将冰囊固定在冷疗部位,内层4贴着患处,连接管5接通冰囊。打开阀门7,冰桶6放置高于冰囊,冰桶6内的冰水混合物沿着连接管5流入冰囊,容量适宜后,关闭冰桶6上的阀门7。如果需要行动取下连接管5便可。当冰囊内的冰水混合物变暖时,接好连接管5,打开阀门7,降低冰桶6的高度,使之低于冰囊,此时,冰囊内的水流回冰桶6中。升高冰桶6,使之高于冰囊,冰桶6内的冰承混合物沿着连接管5又流入冰囊,整个过程可以循环不断操作。8个不同部位(手腕部、肩部、肘部、背部髋部肋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的冰囊,可以满足不同患处的治疗需求;采用循环加压冷疗原理在冷敷的同时对患处进行加压,有效提高了降温消肿的效果;冰囊依照人体解剖学原理设计,与患处紧密贴合,保证了最佳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舒适,对患处无刺激;在使用的同时不影响患者的行动,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广泛用于医疗机构和各个家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本实用新型医用循环式冰囊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由外层1、保温层2、隔膜3、内层4、连接管5、冰桶6、阀门7构成。首先将连接管5于冰桶6相连,在冰桶6内加入冰水的混合物。然后将冰囊固定在冷疗部位,内层4贴着患处,连接管5接通冰囊。最后打开阀门7,冰桶6放置高于冰囊,冰桶6内的冰水混合物沿着连接管5流入冰囊,容量适宜后,关闭冰桶6上的阀门7。如果需要走动取下连接管5便可。当冰囊内的冰水混合物变暖时,接好连接管5,打开阀门7,降低冰桶6使之低于冰囊,此时,冰囊内的水流回冰桶6中。升高冰桶6,使之高于冰囊,冰桶6内的冰水混合物沿着连接管5又流入冰囊,整个过程可以循环操作,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广泛用于医疗机构和各个家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蓉,未经吴晓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壳灰相变储能保温材料
- 下一篇:生石灰化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