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级电容电动助力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6570.0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阳;郭才陶;查民义;张福工;袁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光阳;郭才陶;查民义;张福工;袁宏文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H02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 电动 助力 自行车 | ||
一、技术领域
本设计超级电容电动助力自行车属电动自行车类。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动自行车(俗称电动车)就是传统自行车加装蓄电池和电动机后的普通百姓的座骑。电动车的出现给无汽车族带来方便和享受,但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和威胁。成千上万的电动车废弃蓄电池需要妥善处理,对社会不仅是沉重的负担,也是一大难题。因此提高蓄电池寿命,延缓报废,寻求蓄电池特别是铅酸电池的替代品,已成为当今社会,特别是科技界十分关注的课题。
三、发明内容
鉴于电动自行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大量的蓄电池废弃物需要处理的难题,本设计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蓄电池寿命,利于环境保护,又能改善其行车性能,使之更轻松、快速,并且在相同安时数下实现更长的行驶里程的超级电容电动助力车(简称电容助力车)。本设计首次采用超级电容以改善启动性能,并用磷酸铁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具体电路如付图所示。
付图所示为本电容电动助力车电动机驱动电路原理图。该助力车有一含超级电容的电动机驱动电源电路,该电路由蓄电池E、超级电容C、电动机M、二极管D、限流电阻R、开关K1、K2、K3及逆变器N组成。K1 K2为联控开关,K1常闭,K2常开,K3为单控开关。E、M、C三者呈并联关系;蓄电池E在K1合k2、K3开路时通过R对C充电,又可在K1开K2、K3合时通过N实现E+C对M的联合启动,而在K1、K3开K2合时为C经N对M放电----启动。刹车时,电动机M由电动转为发电的瞬间再生制动能量通过D回收于C中。
由于传统动力蓄电池在高功率输出、快速充电、宽温范围使用以及寿命等方面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电动车在启动、加速、爬坡时对功率的需求(大电流放电会损坏电池);面超级电容因其有储存能量大、充放电速度快、瞬间输出电流大、寿命长等特点,能较好地满足电动车在启动、加速、爬坡时对功率的需求。本电路超级电容C与动力电池E的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既满足了电动车的启动、加速、爬坡对功率的要求,又避免了大电流放电对电池的伤害,显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改善电动车的行车性能,能让车子跑得更快,更轻松,所走的里程数更多。
此外,本设计电路中还设有D,利用D的单向导电性确保车子由电动工作模式转为发电工作模式,使刹车瞬间的再生能量回收于超级电容C中。而且所说电动机的驱动电流为脉冲大电流,它有利于驱动力矩的增加,脉冲电流的波形为锯齿波,它的产生借助于K1、K2、K3不同状态的调整。前已述及,当K1合K2 K3开时为E给C充电;而K1 K3开K2合时,C经K2和N对M放电——驱动,从而实现了E通过C对M的脉冲式驱动;必要时,亦可同时合上K3 K2(K1开)而变C对M的单独驱动为E+C对M的联合驱动,此时的驱动为相对稳态。再者,K1 K2 K3可以手控,也可以根据速度的大小和启动、爬坡的需求自动控制,当然这需要另设的自动控制电路的支持。
本电容助力车因超级电容的使用改善了电池的工作条件,提高电池寿命,利于环境保护,更改变了整车的启动性能和行使性能。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设计电容助力车的电动机驱动电路原理图。
五、实施方式
本设计电容助力车由专门制作的电源电路组件、超级电容、蓄电池,分别组装于电动车车体的设定位置而成。
本电容电动助力车经研制和试验证明,它能有效地延长蓄电池寿命,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大大改善电动车的行车性能,能让车子跑得更快,更轻松,安全,在相同安时数下行驶更多的里程数(如本试验提高原里程数的15%),有很不错的节能效果。因此本设计电容助力车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光阳;郭才陶;查民义;张福工;袁宏文,未经张光阳;郭才陶;查民义;张福工;袁宏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氮不锈轴承钢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互连布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