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量色散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6269.X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柳春生;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技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G01N23/2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安纪平;刘洪京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色散 荧光 光谱仪 光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色散荧光光谱仪,特别涉及一种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能量色散荧光光谱仪一般由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光路系统、探测系统和样品台等组成,其中,光路系统一般由光管和光管支座组成,其通常以倒挂的方式与机箱顶部连接,同时,为了消除光管在工作过程中散发的大量热量,机箱内一般内还设置散热风扇等装置。但上述光路系统的设置方式有较大的缺陷,例如,因光路系统采用悬挂倒置的设置方式,其重心不稳,若机箱出现振动或晃动,则需频繁对光路系统进行调整,费时费力,另外,该光路系统采用风冷散热方式,散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路系统结构稳定,适于在多种条件下应用的能量色散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包括设置于机箱内的光管及光管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管支座上部设置光管安置孔,其下端与机箱底板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光管支座下部设置栅格式散热结构,所述机箱底板为一平板状金属件。
所述光管支座的中上部固定设置至少一散热风扇。
所述光管支座与机箱底板为一体化设置。
所述光管支座的上部设置沿水平方向贯穿光管支座的光管安置孔。
所述光管支座上与光管安置孔相背的一侧外壁中上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一风扇安装座,该风扇安装座上对称设置两个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将光路系统正立设置,并与机箱底板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光路系统具有稳定的重心,即使该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遭遇剧烈振动或摇晃,亦无须在应用该装置之前对光路系统进行调整,从而可有效节约工作时间,降低工作量。进一步的,上述的光路支架上可一体设置散热结构,特别是栅格状散热结构,以及散热风扇,从而可使光管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更优化的方式是,上述光路支架可与机箱底板一体化设置,这样一方面可使光路系统的结构更为稳定,另一方面还可使光路系统产生的热量经机箱底板散发,经试验测试发现,采用该种结构的光路系统,其散热效率较之现有的各种光路系统可高出20%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能量色散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光路系统结构稳定,散热性能优良,并还可应用于紫外、红外或其他光谱类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包括设置于机箱内的光管(图中未示出)及光管支座1,该光管支座为一矩形体,其上部设置沿水平方向贯穿光管支座的一光管安置孔11,光管安置孔上方设置光路通道。该光管支座下部一体设置栅格式散热结构12,且光管支座下端与机箱底板4一体设置,该机箱底板为一金属板状构件(如铝合金板),另外,该光管支座上与光管安置孔相背的一侧外壁中上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一风扇安装座2,该风扇安装座上对称设置两个散热风扇3。
该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具有稳定的重心,即使该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遭遇剧烈振动或摇晃,亦无须在应用该装置之前对光路系统进行调整,从而可有效节约工作时间,降低工作量,同时,该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光源系统散热效率较之现有的各种光路系统可高出20%以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技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技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