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同热管管径的导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5974.8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仁;林贞祥;郑志鸿;许建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通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15/02;F28F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管管 导热 结构 具有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同热管管径的导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由于热管(heat pipe)有传热能力高、重量轻及结构简单等特性,并具有不消耗电力及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组件的导热,借由对电子发热组件进行热量的快速传导,以有效地解决现阶段的电子发热组件的热聚集现象。
图1为公知的热管与导热基座结合的立体示意图。导热基座10a的导热面100a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槽101a,各通槽101a之间形成有隔板102a,以使这些热管20a可间隔地排列在该导热基座10a上,再将该导热基座10a的导热面100a贴接在发热电子组件(图未示出)表面,借以传导该发热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
另一方面,科技的精进,使得电子组件的外型体积渐趋轻薄短小,因此,该导热基座10a与电子组件贴接的面积也相对地受到局限。在图1中,该导热基座10a的导热面100a大约可设有三根热管20a,然而,该导热面100a在这三根热管20a的两外侧仍留有部份未利用到的接触面100b、100c,因该接触面100b、100c的面积过小而未能设有热管,然而,未设有热管的接触面100b、100c的导热效果不如设有热管之处,进而降低了该导热面100a的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热管管径的导热结构,增加导热基座的导热面布设有热管的面积比例,以提升传热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不同热管管径的导热结构,其包括导热基座、第一热管组及第二热管组,所述导热基座具有导热面,所述导热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容纳凹槽,所述第一热管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热管,该第一热管对应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中,而所述第二热管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热管,该第二热管对应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中,且所述第二热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热管的管径,其中,所述导热基座的容纳凹槽的设置尺寸对应所述第一热管及所述第二热管的管径大小,借此,以增加该导热面布设热管的面积比例,进而提高传热效率。
所述第一热管及第二热管均具有受热段,所述第二热管的受热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热管的受热段的管径。
所述第一热管的受热段及所述第二热管的受热段交错排列在所述导热基座的容纳凹槽中。
所述第一热管的受热段设在所述导热基座的内侧,所述第二热管的受热段则设在所述导热基座的外侧。
所述第一热管及第二热管的受热段均成型有受热平面,所述受热平面与所述导热基座的导热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同热管管径的导热结构的散热器,其包括导热基座、第一热管组、第二热管组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鳍片,所述导热基座具有导热面,所述导热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容纳凹槽,第一热管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热管,该第一热管具有受热段及冷凝段,该第一热管的受热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中,第二热管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热管,该第二热管具有受热段及冷凝段,该第二热管的受热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中,且所述第二热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热管的管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鳍片间隔平行地穿设在所述第一热管及所述第二热管的冷凝段上;其中,所述导热基座的容纳凹槽的设置尺寸对应所述第一热管及所述第二热管的管径大小,借此,以增加该导热面布设热管的面积比例,进而提高传热效率。
所述第一热管的受热段及所述第二热管的受热段交错排列在所述导热基座的容纳凹槽中。
所述第一热管的受热段设在所述导热基座的内侧,所述第二热管的受热段则设在所述导热基座的外侧。
所述第一热管及第二热管的受热段成型有受热平面,所述受热平面与所述导热基座的导热面齐平。
相较于公知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管径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管结合在该导热基座上,将管径较大的第一热管的受热段及管径较小的第二热管的受热段依所需而间隔排列在该导热基座的导热面上,以提高导热基座的导热面布设有热管的面积比例,即可在相同的导热面积下增加热管的布设数量或密度,进而提升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导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结构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a 导热基座 100a 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通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通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5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