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化式综合水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5481.4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宛金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宛金晖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翠***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化 综合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物化式综合水处理器,涉及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及反冲水也实施了过滤的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物化式综合水处理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暖气水、空调水等水处理,先后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与措施,随之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相应的设备与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如本申请人曾经申请的专利号为98248578.6、名称为“高频水处理器”,以及专利号为98248579.4、名称为“复合黄锈水过滤器”,还有焙银式陶瓷材质能量转换器、变频式发生器、可变式金属转换器......等;无论是本申请人曾经申请的专利技术、还是社会上的已有技术,归纳起来是:它们各自分别独立的采用了或高频技术叠加原理、或分级过滤、或多介质过滤、或电能场化效应过滤......等各自独立的技术,虽对结垢、腐蚀、菌藻繁殖的水质优化与水质处理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们均普遍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是:①、结构单一、功能单一、作用单一;②、设备无法清污、或清污时会有未被处理的水流入运行系统;③、很少采用化学方式实施水处理、或采用化学方式实施水处理的占地面积大且无法构成整套装置而零乱无序并欠美观;④、更没有以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而又能够清污且反冲清污时没有未被处理的水流入运行系统的设备与方法。基于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基础上,采用“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且反冲清污水也实施过滤”的关键技术而研制成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且反冲清污水也实施过滤”的关键技术,其罐体上端与进水管而下端段的侧壁与出水管均固定连接,其进水管的内壁与上滤筒外壁的上端段固定连接,其下滤筒设置在与上滤筒相对应下方的罐体腔体内,其内滤筒插装在下滤筒内,其下滤筒上端段的内壁与内滤筒上端段的外壁通过密封板、下滤筒的下端与内滤筒的下端通过连接棍以放射性的方式、下滤筒的下端还与集污斗的上端、集污斗的下端与穿透罐体的三通管L形一端均固定连接,其内滤筒的上端段及罐体的两侧壁均与横轴通过轴承连接,其相对应内滤筒上筒口的横轴之中间段与阀板固定连接,其罐体的底壁与三通管垂直管的端头、三通管平行管的端头与排污阀均固定连接,其罐体下端段的另一侧壁与高频器固定连接,其罐体一侧的下罐上放置有中罐、中罐上放置有上罐,其下罐与下盖、中罐与中盖、上罐与上盖均螺纹连接,其下罐的上壁与下泵、中罐的上壁与中泵、上罐的上壁与上泵均固定连接,其下泵与下管的一端、中泵与中管的一端、上泵与上管的一端、下管的另一端及中管的另一端及上管的另一端均分别与进水管均螺纹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器”新产品,克服已有公知技术的不足、缺陷与弊端,使其以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而结构与功能及作用综合并以反冲方式清污、杜绝清污时未被处理的水流入运行系统、便于使用与操作且效果稳定可靠、易于加工与安装而成本低且利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物化式综合水处理器,主要由罐体、进水管、出水管、上滤筒、下滤筒、内滤筒、密封板、横轴、阀板、集污斗、三通管、排污阀、高频器、下罐、下盖、下泵、下管、中罐、中盖、中泵、中管、上罐、上盖、上泵、上管构成;
所述物化式综合水处理器,其罐体的上端与进水管而下端段的侧壁与出水管均固定连接,其进水管的内壁与上滤筒外壁的上端段固定连接,其下滤筒设置在与上滤筒相对应下方的罐体腔体内,其内滤筒插装在下滤筒内,其下滤筒上端段的内壁与内滤筒上端段的外壁通过密封板、下滤筒的下端与内滤筒的下端通过连接棍以放射性的方式、下滤筒的下端还与集污斗的上端、集污斗的下端与穿透罐体的三通管L形一端均固定连接,其内滤筒的上端段及罐体的两侧壁均与横轴通过轴承连接,其相对应内滤筒上筒口的横轴之中间段与阀板固定连接,其罐体的底壁与三通管垂直管的端头、三通管平行管的端头与排污阀均固定连接,其罐体下端段的另一侧壁与高频器固定连接,其罐体一侧的下罐上放置有中罐、中罐上放置有上罐,其下罐与下盖、中罐与中盖、上罐与上盖均螺纹连接,其下罐的上壁与下泵、中罐的上壁与中泵、上罐的上壁与上泵均固定连接,其下泵与下管的一端、中泵与中管的一端、上泵与上管的一端、下管的另一端及中管的另一端及上管的另一端均分别与进水管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宛金晖,未经宛金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5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胃病专用药物
- 下一篇:金属丝打卷机盘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