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4723.8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江尧 |
主分类号: | H01H35/02 | 分类号: | H01H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开关,尤指一种应用于安全保护或警示的滚珠开关。
背景技术
滚珠开关装设于电器产品中,提供消费者使用电器产品时能更加安全,如滚珠开关可装设于电热器、暖风炉或捕蚊灯等容易被移动的电器产品中,当该等电器产品因受外力而倾倒时,滚珠开关可使电器产品适时的中断电路,借以避免发生意外灾害,而造成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请参阅图15所示,现有技术的滚珠开关,其是于一壳体60内形成有一容室61且具有一开口62,该容室61容置有一滚珠70,该滚珠70是由导电的材质制成,一绝缘塞块63封闭壳体60的开口62,该绝缘塞块63上间隔贯穿有四相互轴向平行的穿孔631,该穿孔631可供四导电端子80穿设,导电端子80一端可抵顶于滚珠70,另一端则突伸于壳体外且可与电路板作电性连接,当滚珠70接触到导电端子80时,导电端子80透过滚珠70呈电性导通的状态,而当滚珠开关倾斜设置时,滚珠70会滚动定远离导电端子80,使导电端子80无法连通导电而呈断路的状态,借此产生开关切换的功能。
然而,上述的滚珠开关需分别将四导电端子80穿组于该壳体60中,且导电端子80的外端与电路板相接,该呈细杆状的导电端子80容易造成断裂,故难以有效提升产能效率,确有其待进一步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开关,其设计出一可便于制造加工与组装,并达到有实用功效的滚珠开关改良结构。
为达到前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滚珠开关,其包括有一壳体、至少一滚珠以及至少两导电端子,其中:该壳体呈中空状且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并具有至少一开口端,该开口端设有一绝缘塞体,另壳体由绝缘材质制成;该滚珠由导电材质制成,且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导电端子由一支脚及于其一端延伸形成有至少两接触脚,该支脚突伸于壳体外部,该接触脚位于壳体的容置空间中。
所述的滚珠开关,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开口端,于壳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且邻近于该开口端形成有四个相对的导槽,即于每一内侧壁上形成有两间隔的导槽,该绝缘塞体贯穿设有两穿孔;该滚珠具有一个;该导电端子具有两个,各导电端子的接触脚具有两支并间隔轴向延伸于各支脚一端,两接触脚自由端的间距小于滚珠的直径,各支脚贯穿于相对应的绝缘塞体的穿孔,且接触脚插设于相对应的壳体的导槽中。
所述的滚珠开关,其进一步包括有一加压球,该加压球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中。
所述的滚珠开关,其中:该壳体具有两开口端,于壳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且邻近于该两开口端形成有八个相对的导槽,各设在开口端的绝缘塞体贯穿设有两穿孔;该滚珠具有一个;该导电端子具有四个,各导电端子的接触脚具有两支并间隔轴向延伸于支脚的一端,两接触脚自由端的间距小于滚珠的直径,支脚贯穿于相对应的绝缘塞体的穿孔,且接触脚插设于相对应的壳体的导槽中。
所述的滚珠开关,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开口端,于壳体的内壁面且邻近于该开口端凹设有一环槽,该绝缘塞体穿设有两穿孔,绝缘塞体的环侧面形成有一环凸缘,该环凸缘对应且卡合于该环槽中,且绝缘塞体相对于壳体的容置空间的内面间隔凹设有两长槽,该两长槽与该两穿孔相互连通;该滚珠具有一个;该导电端子具有两个,各导电端子的接触脚具有两支并间隔轴向延伸于支脚一端,两接触脚彼此平行,两接触脚的间距小于滚珠的直径,另于支脚与接触脚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径向的卡抵部,该支脚贯穿于相对应的绝缘塞体的穿孔,使得该卡抵部抵掣于绝缘塞体的内面,且接触脚位于相对应的绝缘塞体的长槽中,又支脚的侧壁面上形成有一扣接块,该扣接块卡抵于绝缘塞体的外面。
所述的滚珠开关,其中:该壳体具有一横向平板及于其周缘纵向形成侧壁并具有一开口端,于壳体一侧内壁间隔形成有两导槽,该两导槽贯穿于壳体的平板且连通该容置空间,另于壳体两相对侧的内壁分别穿设有一固定孔,该绝缘塞体相对于容置空间的内面两侧分别突伸有一固定柱,该固定柱对应且插置结合于固定孔中;该滚珠具有一个;该导电端子具有两个,各导电端子的接触脚具有两支并轴向间隔排列且径向延伸于支脚一端,各导电端子的两接触脚形成有一接触凹面,各支脚贯穿于相对应的壳体的导槽,使得接触脚位于导槽中且位于下方的接触脚抵掣于壳体的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江尧,未经李江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