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同轴缆线的料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701.1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心松;陈博裕;许志和;陈忠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同轴 缆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同轴缆线的料带结构,尤其是一种透过料带的设计,以供焊接数条同轴缆线时,可达到快速连续焊接,且中间过程不需进行切割的料带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现有用于同轴缆线的料带结构。现有所使用的一料带结构10具有一主带101,于该主带101一侧边形成有多个焊接部102。一同轴览线20包括一内导线201、一网状导体202、一绝缘层203及一外包层204,其中轴心为该内导线201,于该内导线201与该网状导体202之间设有该绝缘层203,以供隔离该内导线201与该网状导体202,该外包层204则包覆于该网状导体202上,以供同时保护该内导线201及该网状导体202。
于制造过程中,将该同轴缆线20的该外包层204、该网状导体202、该绝缘层203及该内导线201依一定层次剥除,使该内导线201、该绝缘层203、该网状导体202及该外包层204的长度依序递减;而该同轴缆线20的该内导线201及该网状导体202分别焊接于该料带结构10的两个相邻焊接部102上;由于该料带结构10的主带101与该同轴缆线20呈相互平行焊接,当该同轴缆线20焊接于该主带101的焊接部102时,为了焊接下一条同轴缆线20必须先将第一组相互焊接的焊接部102及同轴缆线20切割下来,以必免产生第二条同轴缆线20与第一条同轴缆线20相互重迭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过设计料带结构,使料带与缆线可以一定夹角相互焊接的用于同轴缆线的料带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料带结构具有一长条主带,于一侧边向外形成有多个延伸部,各该延伸部相对于该长条主带大致呈垂直状,每一该延伸部于一侧边向外形成一第一焊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且该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相对于该长条主带呈平行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料带结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相对于长条主带大致呈平行状,因此焊接于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上的同轴缆线相对于长条主带呈一适当夹角度的组合模式,而基于该组合模式,才能进行连续将同轴缆线与料带结构相互焊接,即进行第二条同轴缆线的焊接前,不须先进行第一条同轴缆线与第一及第二焊接部组合的切割,因为第一条同轴缆线不会与第二条同轴缆线相互重迭,制造上可省略切割的步骤,并达到更快速完成制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用于同轴缆线的料带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同轴缆线的料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料带结构与同轴缆线的组合侧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料带结构与同轴缆线的组合侧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料带结构与一条以上同轴缆线的组合完成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料带结构 10 连结平面 303
长条主带 101 第一焊接部 304
焊接部 102 第二焊接部 305
同轴缆线 20 同轴缆线 40
内导线 201 内导线 401
网状导体 202 网状导体 402
绝缘层 203 绝缘层 403
外包层 204 外包层 404
料带结构 30 烙铁头 50
长条主带 301
延伸部 30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同轴缆线的料带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料带结构30的一长条主带301于一侧边平面延伸形成多个并排的延伸部302,而该延伸部302的侧边向外形成有一连结平面303,该连结平面303以一预设角度自该延伸部302的平面延伸形成,于该连结平面303末端形成有一第一焊接部304及一第二焊接部305,而可供强化该第一焊接部304及该第二焊接部305与该延伸部302的连结,该第一焊接部304与该第二焊接部305之间形成有一适当空间,且该第一焊接部304及该第二焊接部305与该长条主带301呈相互平行状,然不仅限于此种结构,此实施例仅供方便表示该料带结构30之特征,例如亦可呈非垂直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磁力镇纸装置
- 下一篇:新式黑板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