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真鱼饵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74140.5 | 申请日: | 200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施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鸿生 |
| 主分类号: | A01K85/16 | 分类号: | A01K85/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任海燕 |
| 地址: | 5162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鱼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的鱼饵,具体是指一种电子仿真鱼饵。
背景技术
钓鱼是现今比较流行、备受人们推崇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钓鱼过程中,鱼饵的质量是能否钓到鱼的重要因素之一。鱼饵一般分为真鱼饵和仿真鱼饵两种。真鱼饵通常是用动物肉或者谷物混合加工而成,这种饵料如在水中浸泡时间稍长,就会融化脱落,必须重新更换新的鱼饵,不但浪费而且也给钓鱼者带来麻烦。仿真鱼饵是利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类似小鱼小虾造型的假鱼饵,这种鱼饵在仿真度及气味、活性等方面都有缺陷,这些都会导致钓鱼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仿真度、能够模仿生物落水挣扎情景的电子仿真鱼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仿真鱼饵具有仿真生物体外壳,在仿真生物体外壳内部设有电子振动装置;所述电子振动装置安装于仿真生物体心脏位置处;所述仿真生物体外壳上设有鱼钩。
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电脑技术模拟生物(鱼饵)落水挣扎(触觉仿真)的振动情景,该振动以水为传播介质向鱼饵周围水域传播,引诱鱼类上钩;同时将鱼饵外观制成各种生物体模型并配搭仿真的颜色,效果逼真使鱼类从视觉、触觉上都难以分辨,达到更好的钓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该实施例中鱼饵外型为一只蜜蜂(仿真生物外壳),在蜜蜂头部和尾部各设置一个钓钩,在蜜蜂壳体内部设有电子振动装置。
所述电子振动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成型的微型振动芯片实现,该振动芯片安装于蜜蜂壳体的心脏位置处。在该实施例中,蜜蜂的头部位置设有两个金属丝,起到振动装置电源开关的作用。将该蜜蜂型仿真鱼饵投入水中后,金属丝之间通过水导通,启动振动芯片,振动芯片振动带动整个蜜蜂壳体振动。该振动就像蜜蜂落水后在水中挣扎产生的振动,该振动在水中传播,鱼类很容易感觉到。同时蜜蜂形状的壳体上还可装饰成真正的蜜蜂黄黑相间的条纹,使鱼类迷惑,促使鱼类吞食而咬钩。
当然,本实用新型外型还可做成蚯蚓、小虾、小鱼等等形状,并相应配以真实的蚯蚓、小虾、小鱼的颜色,钓鱼爱好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垂钓目标的喜好灵活选择,以达到更好的垂钓效果。
另外,电子振动装置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可实现振动功能的电子电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鸿生,未经施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豆腐皮机的圆周运动线性变换器
- 下一篇:海蛸鱼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