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变速器变速杆手柄防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3885.X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肖功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功宽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速器 变速杆 手柄 防滑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变速杆手柄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变速杆手柄防滑装置,是驾驶员在夏日季节,手频频流汗,操作变速器的变速杆时,防止手柄打滑的防滑装置,该装置尤其是县级城市普通工交车是手动变速器的最适合使用。
众所同知,汽车变速器分类是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有极变速器和无极变速器;按其操纵方式不同可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申请人所言的是手动变速器,也称普通变速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目前高级豪华车型,比如搏格华纳NJ2045和NJ2046型越野车,奔驰190E(2.3L)车型等,甚至目前发展到少数货用车都配备了自动变速器,即自动挡(AT)车,通常AT车行驶中,它能够适应路面状况和车速的要求自动换挡,其自动变速器是双参数(车速和油门)控制,自动换挡时主机要取决于车速和油门大小,车速提高或降低时,变速器自动提高挡位或降低挡位。在倒车和前进两个档也须要用变速杆,只是它的变速杆用得少些而巳,它仍存在打滑防滑的问题。目前在各县城普通工交车,都是手动变速器,在变速器壳体盖上设有变速杆,如普通乘用车和大型普通大客车等,都是手动变速器。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各种零部件越来越多的使用各种塑料制成,变速器变速杆就是塑料制成的。变速杆手柄多数是球形头,经过加工较为光滑,驾驶员理应带上手套,但是在哪炎热的夏天,谁也不愿带上它,所以驾驶员在操作变速杆时,有打滑感,特别是夏天,手掌在不断流汗,操作时在心里上留下一种不是滋味的感觉,有时会造成挂不上挡故障,又要重复踏一次离合,给操作上带来许多麻烦,尤其是对交通安全性影响极大,是发生交通车祸的一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合算,价格低廉,不失美观,操作方便的汽车变速器变速杆手柄防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变速器变速杆手柄防滑装置,其设计是采用摩擦系数大的纺织品,将它裁剪一块圆形后,缝制成一个防滑球状圆包,与位于防滑球状圆包下端圆周上,缝制连接一条弹性缩筋带,其缩筋带再与最下端的荷叶,搭接缝制连接,球状圆包里面与下端是空心通孔,两端大,中间小,将防滑球状圆包紧箍在变速杆首端的手柄上,驾驶员用手握防滑球状圆包进行操作换挡,它就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套防滑,而且冬、夏季节均可使用,所以说,它比手套防滑更佳防滑。
一种汽车变速器变速杆的防滑装置,它也可以用作于自动变速器变速杆手柄装置,还可以采用这种摩擦系数大的纺织品,发展用于汽车转向盘上,同样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套防滑。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尤其是采用摩擦系数大的纺织品,驾驶员摸着汽车变速器变速杆手柄防滑装置,与原来感觉不同,既不打滑,又不感觉粗糙,它完全可以将变速器变速杆手柄打滑的问题得到如意的解决,从而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修改后的一幅附图(删除原始提交的三幅附图及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变速器变速杆手柄防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4.变速杆 5.手柄 10.防滑球状圆包 11.弹性缩筋带 13.荷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变速杆(4)的首端是手柄(5),防滑球状圆包(10)是采用摩擦系数大的纺织品缝制成的,它与位于防滑球状圆包(10)的下端圆周上,缝制连接一条弹性缩筋带(11),其弹性缩筋带(11)再与最下端的荷叶,搭接缝制连接,防滑球状圆包(10)是紧箍在手柄(5)上,驾驶员用手握防滑球状圆包(10)进行操作换挡,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套防滑。
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样品,在彭水县城中巴工交车,为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LF6592,力帆牌客车上使用,得到驾驶员的最高佳评和欢迎。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是防滑球状圆包,它是采用摩擦系数大的纺织品,比如毛巾,将它裁剪一块圆形,缝制成一个球状圆包,沿它的下端圆周上,缝制连接一条弹性缩筋带,其弹性缩筋带再与最下端的荷叶,搭接缝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功宽,未经肖功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