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温度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3844.0 | 申请日: | 200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林;田源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利仁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温度 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变送器结构的改进,特别无线温度变送器。
背景技术
现有许多应用的温度变送器之间以及温度变送器与总温度信号收集的主机之间都通过温度信号线缆连接,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来传送温度信号数据,但这种通过温度信号连接的方式存在电缆易断裂、易进水,施工、布线和维修较为麻烦和不便,温度变送器本身的安装也相应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温度变送器,其结构简单、合理,不存在电缆断裂、进水等故障,使施工、安装及维护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温度变送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和与之相匹配连接的微处理器模块组成的温度信号处理单元模块以及与该温度信号处理单元电源端口相连的电源,呈圆柱形的主筒其外周壁上均布的窗口上配合设置着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的正负极之间相对应并联构成光伏电池板组;在主筒内,温度信号处理单元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器模块对应端口相配合连接构成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主筒上端配合设置的收发器与无线收发器模块对应端口相配合连接;光伏电池板组的正负极与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的电源端口配合连接,其正负极两端还通过充放电电路与设置在主筒内的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在于应用光伏电池板和充电电池相配合给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供电,而且光伏电池板均布于呈圆柱状的主筒外圆柱壁面上,由于其外形呈圆柱形,外圆柱面周壁都成为受光面,无论太阳光从哪一方向照射,都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将其转化成电能给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供电或给充电电池充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特点在于将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温度信号通过无线收发器模块无线传送至主机,无需通过温度信号线缆传送温度信号值。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不存在电缆断裂、进水等故障,使施工、安装及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线温度变送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6和与之相匹配连接的微处理器模块7组成的温度信号处理单元模块以及与该温度信号处理单元电源端口相连的电源,呈圆柱形的主筒3其外周壁上均布的窗口上配合设置着光伏电池板4,光伏电池板4的正负极之间相对应并联构成光伏电池板组;在主筒3内,温度信号处理单元模块7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器模块对应端口相配合连接构成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9,主筒3上端配合设置的收发器1与无线收发器模块8对应端口相配合连接;光伏电池板组的正负极与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9的电源端口配合连接,其正负极两端还通过充放电电路与设置在主筒3内的充电电池5的正负极两端并联连接。
每一块光伏电池板4其板面的弯曲度与主筒的外圆柱壁面的弯曲度相同,即每一块光伏电池板其板面与主筒的外圆柱壁面可以相配合,由于其外形呈圆柱形,外圆柱面周壁都成为受光面,无论太阳光从哪一方向照射,都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将其转化成电能给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供电或给充电电池充电。
在主筒3内配合安装着相应呈圆柱形的子筒2,子筒2的上端伸出主筒3上端;在位于主筒3中的子筒2内,温度信号处理单元模块其输出端与无线收发器模块对应端口相配合连接构成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子筒2上端配合设置的收发器1与无线收发器模块8对应端口相配合连接,将无线温度信号传送模块安装于子筒2内,有助于拆卸、维修和换装。
主筒3和子筒2为不锈钢筒体,其表面设置有均匀厚度的电镀铬防锈涂层,达到防止湿润天气或雨水的侵蚀生锈。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后的产品特点:
1、具备软件线性修正,大大提高了采集精度;
2、具备电池电压、环境温度测量功能;
3、具备4个并联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保证任意安装方向都能有效接收太阳能;
4、具备锂离子电池过充、过放保护功能,保证了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
5、具备锂离子电池半充满状态控制,减少循环充放次数,最大限度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
6、具备32个通讯频道可供选择;
7、可以利用体育场馆顶部天沟融雪现有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无缝接入系统;
8、采集速率达到25次/秒,保证了温度曲线的平滑采集;
9、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可以设定-10dBm~10dBm不同的发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利仁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利仁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