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膜的印刷层防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3420.4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舜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7/00 | 分类号: | B41M7/00;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马铁良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膜 印刷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塑料膜的创作领域,特别针对具有印刷图文的塑料膜所组成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采用塑料膜的制品,如文具包、化妆包或皮革外层等,为了增加物品的美观、质感,或作为广告宣传之用,其外缘皆会印刷一层图案。由先前技术可知,此图案层一般都是直接印刷在塑料膜外表面。使用时,因为印刷之图案直接曝露于外,难免会因磨擦、碰撞或受高温影响而使图案色彩被磨损或产生剥离褪色之情形,进而影响整个物品的美观及质感,而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塑料膜的印刷层防护结构,其令塑料膜上用以表现美感或宣传用图文之印刷层,能具有完整之保护结构,以确保物品的外在结构及印刷图案的美感价值。
为达成上述之创作目的,本创作的塑料膜的印刷层防护结构包含一塑料膜,该塑料膜由一位于最外层之第一塑料层、一设于该第一塑料层内面之印刷层,以及一结合于该第一塑料层内面之第二塑料层等构件组成。该第一塑料层可为PET塑料,而第二塑料膜可为PVC塑料,可于该第一塑料层及第二塑料层之间涂抹黏胶后,再利用高周波或超音波加工而热熔结合。进而令该印刷层被包覆于该第一、第二塑料层之间,而能避免该印刷层掉墨或刮伤等情形,达到最佳之保护结构。
关于本创作之其它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创作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创作应用于文具包商品化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创作塑料膜的印刷层防护结构由一第一塑料层10、第二塑料层20,以及一印刷层30等构件组成一塑料膜1,令该塑料膜1可作为文具包、皮革或化妆包等产品之组成对象,本创作将以文具包作为该塑料膜1产品化之应用实施例,其中:
该第一塑料层10位于塑料模1最外层,可为PET塑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内缘面可供该印刷层30设置。
该第二塑料层20设于塑料模1最内层,可为PVC塑料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黏合于该第一塑料层10内面,进而将该印刷层30以夹心状包覆。
该印刷层30一般利用油墨印刷方式成型于该第一塑料层10内面之图案或广告文宣。
上述构件结合成塑料模1时,将该印刷层30成型于该第一塑料层10内面后,再于内面上涂抹一层黏胶40,令该第二塑料层20黏合于该第一塑料层10背面,之后再利用高周波或超音波加工将该等构件热熔结合为一体。
据此,如图3所示,利用该塑料膜1将印刷层30包夹于该第一、第二塑料层1020之间之结构设计,能确实达到保护印刷层30图文之目的,避免掉墨或刮伤等情形,进而能确保对象使用的质量及美观之形像。
在前述说明书中,本创作仅是就特定实施例做描述,而依本创作的设计特征是可做多种变化或修改,对于熟悉此项技艺人士可作之明显替换与修饰,仍将并入于本创作所主张的专利范围之内。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塑料膜(1) 第一塑料层(10)
第二塑料层(20) 印刷层(30)
黏胶(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舜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舜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装机夹书皮夹板配件
- 下一篇:卧式可移动压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