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仿手工按摩式揉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72954.5 | 申请日: | 2009-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解超杰;梁荣奇;孙其信;倪中福;尤明山;刘广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1C1/02 | 分类号: | A21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工 按摩 揉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揉面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高仿手工按摩式揉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小麦面粉中的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约占面粉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它们是形成面筋的主要成分。在和面过程中,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吸水膨胀,经过机械力搅拌或手工揉搓,使其充分混合,形成网络结构的面筋并使其包容淀粉颗粒,从而得到面团。面筋网络的质量决定了面食品的加工品质,也影响了中式面食品(如馒头、面条、水饺)的风味和口感。除了面粉质量、加水量、和面时间外,和面的方式与力道对面筋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和面机的转动轴有针式和轴式结构,又有直弯和有无搅拌叶等多种样式。根据和面机和面的过程,和面可分为一步式和二步式。一步式是将面与水按比例加到搅拌槽(或腔)内,通过机械强力搅拌、揉混直接得到面团;二步式是先将面与水按比例混合搅动形成小面疙瘩(或者连成面穗),再将面疙瘩揉混形成面团。但是,和面机在和面过程中,转动轴每转动一周,就会使已经形成的面筋断裂,其和面的过程就是面筋网络多次形成与多次断裂的过程。而手工和面过程中,通过手的按压、揉搓,面筋网络在不断裂的前提下持续形成。因而,手工和面的面食品具有独有的风味和口感。此外,在中式面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在面团醒发后,进行手工第二次揉面,这样,制作出来的馒头柔软,面条和水饺柔韧,口感好,但手工揉面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缺乏竞争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节省人力的高仿手工按摩式揉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仿手工按摩式揉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一倾斜45°的圆形滚筒和一电机带动的传动装置,所述电机带动的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圆形滚筒的下方,所述圆形滚筒的顶部设置一圆形顶盖,所述圆形顶盖内设置一油缸,所述油缸内设置一活塞,所述活塞下部连接一按摩杵,所述按摩杵插入所述圆形滚筒内,所述油缸的上、下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一液压传动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带动一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一半齿轮,所述半齿轮间歇地带动另一齿轮,与所述另一齿轮同轴设置一锥齿轮,与所述锥齿轮啮合的另一锥齿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滚筒。
所述液压传动装置包括一储油箱,所述储油箱连接一油泵,所述油泵连接一油压表,所述油压表连接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设置两条管路分别连在油缸的上、下部,所述电磁阀上还设置有另一条管路连接所述储油箱。
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一控制面板。
所述圆形顶盖与滚筒之间设置一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传动装置,通过油泵、储油箱、电磁阀和油压表控制油缸中活塞上部、下部的进油,从而控制活塞带动按摩杵上下运动,进而可将面穗揉成面团,或进行面团醒发后的二次揉面,通过该液压传动方式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面食的加工速度,而且不使面筋断裂,能做出手工面食的风味。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倾斜45°的圆形滚筒,面团在滚筒内可自由滚动,且通过按摩杵间歇式多次按摩,可使面团按摩均匀,和出面团的面筋质量优良,使加工出的馒头柔软,面条和水饺柔韧,口感好,提高了加工面食的质量,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家庭、高档饭店、小型食堂等中小型面食的加工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按摩杵收缩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底座1,底座1内设置一倾斜45°的圆形滚筒2和一电机3带动的传动装置4,电机3带动的传动装置4设置在圆形滚筒2的下方,电机3通过传动装置4来驱动圆形滚筒2转动,圆形滚筒2的顶部设置一圆形顶盖5,圆形顶盖5内设置一油缸6,油缸6内设置一活塞7,活塞7下部连接一按摩杵8,按摩杵8插入圆形滚筒2内,油缸6的上、下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一液压传动装置9。
上述实施例中,传动装置4包括一设置在电机3输出端的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带动一从动齿轮11,与从动齿轮11同轴设置一半齿轮12,半齿轮12间歇地带动另一齿轮13,与另一齿轮13同轴设置一锥齿轮14,与锥齿轮14啮合的另一锥齿轮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形滚筒2,圆形滚筒2通过滚道支撑在底座1内,底座1的一侧设置一控制面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