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汽式高速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2780.2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77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宁 |
主分类号: | B63H11/12 | 分类号: | B63H11/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汽式 高速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进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水下潜艇,也可以用于普通车船的推进器,实现高速推进。
背景技术
目前,舰艇水下推进方式主要是螺旋桨式推进和高压泵喷水式推进。其中,螺旋桨式推进噪音大,而高压泵喷水式推进虽然噪音小,但速度慢。螺旋桨式推进和高压泵喷水式推进航速都只能在每小时30节左右,约在每小时60公里以内,无法突破每小时50节。
从螺旋桨飞机发展到喷气式飞机,人类实现了飞跃。螺旋桨飞机的时速无法突破每小时1000公里,而喷气式飞机的最大时速已超过2000公里。喷气式飞机主要是通过压缩空气与燃油混合,经电火花点燃形成喷射推力。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利用空气浮力,克服空气阻力,结合机体外形设计和控制完成在空气中推动。但是,由于流体动力与空气动力之间的差异,这种喷射式的高速推进的方式迄今无法应用于对水下环境中舰艇的推动。
水的密度和阻力为空气的800多倍,而舰艇的重量是飞机的1000倍以上。因此,水下环境中使用“喷气式”推进无法取得具有实用价值的性价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将喷射式推进方式应用于水下舰艇,以期大幅度提高使水下舰艇的推进速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喷汽式高速推进器的结构特点是由串联设置的高压水泵和高温汽化器构成,以所述高压水泵的入口为入水口,在高温汽化器的尾部设置高压喷汽嘴。
本实用新型喷汽式高速推进器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高压喷汽嘴的喷汽口朝向可调。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喷汽的方式,水下环境中的高压泵喷汽式推进一方面较之飞机在空气中的喷气式推进减少了800多倍的阻力;另一方面将高压泵的喷水瞬间汽化可获得较之高压泵喷水高出1000倍的爆炸式推力,由此,可以大幅度提高舰艇的推进速度,可以获得具有实用性的性价比。
2、本实用新型汽化后形成的小水滴,在快速释放后迅速降温又还原成水,达到船过水无痕的效果,可以彻底消除因燃油对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进器应用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高压水泵、11入水口、2高温汽化器、3高压喷汽嘴、4艇身、41喷汽式推进器。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在艇身4的外部设置喷汽式推进器41,喷汽式推进器41为串联设置的高压水泵1和高温汽化器2,以高压水泵1的入口为入水口11,在高温汽化器2的尾部设置高压喷汽嘴3;高压喷汽嘴3的喷汽口处在水面以下。高温汽化使水被瞬间汽化为体积达1000倍以上水汽,实现爆炸式高速喷射。
具体实施中,喷汽式推进器可以在潜艇的两侧及腹背部多处设置,同时设置高压喷汽嘴3的喷汽口朝向多角度可调,以便作推进方向的调整,包括高速前进、快速倒车、原地掉头、翻滚旋转、上浮下潜等全向机动。
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激光或微波等加热方式,在高温汽化器2中实施连续或间断的点汽化、线汽化、面汽化或整体汽化,以实现所需要的速度。
在0℃和1个标准大气压的标准工况下,1升水被高温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汽的体积为1700升,这种瞬间释放即形成爆炸性推力。汽化可形成1000倍以上的体积膨胀,对此,理论上可获得每小时1000公里或更高的推进速度。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高压水泵单独工作的推进方式,高温汽化器仅仅作为流道。实行泵喷式推进,噪音很小,基本可以实现静默式航行。
对于潜艇类型的水下航行器而言,由于在水下有水的全面整体的压力,可以保持高速机动时的相对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此类航行器,也包括对鱼雷的应用;本实用新型针对水面船舰的具体实施,需要控制速度以保持航行器的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同样可以应用在陆地车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宁,未经徐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热水锅炉用换热管
- 下一篇:片式散热器吹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