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线圈骨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2530.9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2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许伶莉;朱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国睿兆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线圈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骨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频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等器件的变压器线圈骨架。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高频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等器件的线圈骨架一般分为两种结构,即:底筒叠绕结构和王字型结构。底筒叠绕结构是将线圈的初、次级线圈都绕在一个骨架上,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结构,这种结构仅靠几层绝缘纸对初、次级线圈的高电位差进行绝缘处理。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路的不稳定性,特别容易产生电晕,导致打火损坏线圈,且散热性差;王字型结构是将初、次级线圈分别放在同一个骨架的两个凹槽内,这一结构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初、次级线圈的绝缘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初、次级线圈引出线之间距离太近,爬电距离不够,给变压器工作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如打火等。
另外,上述两种结构的变压器线圈骨架存在共同的缺点,即:在变压器工作通常选用的谐振电路中,该两种结构的变压器线圈骨架大幅度提高了寄生参数中的分布电容,同时减小了漏感量,使电路的内部损耗增大,利用率太低;而且该两种结构中的次级线圈都是一次绕制而成,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拆装复杂,无法实现批量和自动化生产,在高频变压器中,有的线圈体积过大,给骨架选材也带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骨架,其目的是避免出现由于初、次级线圈引出线之间距离太近而造成爬电距离不够,以及解决分布电容和漏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变压器线圈骨架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和位于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绕线骨架,上挡板、绕线骨架和下挡板均为中空的环状结构,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内侧设有凹凸槽,绕线骨架的端部设有与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凹凸槽相配合的凸凹槽。
所述的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外圈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结构,绕线骨架的外圈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凸台单元,绕线骨架至少有一个。
所述的凹槽结构为矩形或者为梯形或者为三角形或者为光滑的弧形。
所述的绕线骨架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甚至更多个,相互两个绕线骨架之间通过绕线骨架上的凸凹槽连接在一起。
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一种变压器线圈骨架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变压器线圈骨架将初、次级线圈作为独立的部分,初、次级线圈的配合间隙与次级线圈骨架对初、次级线圈形成良好的绝缘效果,且散热性好,上挡板和下挡板将初、次级线圈引出线隔离,初级引出线在骨架组装后形成的内筒中,且上挡板和下挡板内侧设计的凸凹槽结构更增加了初、次级引出线的爬电距离。
2、次级线圈由几个独立的绕线骨架组成,大大减小了电路的分布电容,使电路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上挡板的凸凹槽与线圈骨架的多少可以根据设计需要灵活增减。
3、该种变压器线圈骨架还具备拆装简单、维修方便、互换性、灵活性强,便于批量和自动化生产以及便于选材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绕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结构中底筒叠绕结构线圈骨架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4中,1:上挡板;2:绕线骨架;3:下挡板;4:凹凸槽;5:凸凹槽;6:凹槽结构;7:凸台单元;8:初级线圈;9:次级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国睿兆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国睿兆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豆腐皮机剪刀形升降机
- 下一篇:具有防松自锁结构的螺栓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