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清洗采样针外壁的清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2332.2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9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彩霞;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皖仪生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3 | 分类号: | B08B9/023;G01N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洗 采样 外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应用于血细胞分析领域的清洗器。
背景技术: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采样针,从试管取样之后,采样针外壁上会留有血样,为了避免对下次采样造成污染,需要对采样针进行清洗。目前血液细胞分析仪均采用清洗器完成采样针的外壁的清洗,原理近乎相同,即清洗液从清洗器的进液孔进入清洗器内,而出液孔中存在的负压将清洗液吸走,清洗液在清洗器内部这一流通过程中完成了对采样针外壁的清洗。
现有清洗器结构如专利号为5592959的美国专利和专利号为200620054314.0所示。
专利号为5592959的美国专利中,进液孔在下,出液孔在上,且进液孔、出液孔朝相反的方向,该清洗器结构设计需要功率大的液泵,并且占用的空间大。
专利号为200620054314.0也是采用进液孔在下,出液孔在上,进液孔、出液孔朝向相同,并且该专利需要功率小的液压泵即可把清洗液吸走,但是该专利的结构复杂,并且对应不同粗细的采样针有时会存在漏液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清洗效果理想的清洗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清洗采样针外壁的清洗器,包括清洗器基体,进液孔、出液孔、底座塞,底座塞为一底部带有圆盘、中间有通孔的圆柱体,其特征在于:中轴孔贯穿清洗器基体,是供采样针进出的通孔,中轴孔是一个包括有I、II、III、IV腔的台阶孔,I、II、III、IV腔连通且其孔径依次减小,进液孔与该I腔相连,出液孔与III腔相连;基体中轴孔下端有台阶状空腔,底座塞嵌入基体下端的台阶状空腔内,底座塞圆盘部分卡在空腔内的台阶上,底座塞圆柱部分与基体的I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该环形腔与进液孔相连通,底座塞侧壁上开有有小通孔与空腔I连通。
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样针外壁的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II、III、IV腔同轴线且半径依次减小。
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样针外壁的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腔、II腔之间,以及II腔、III腔之间设置倒角过渡。
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样针外壁的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位于清洗器基体的同一侧,所述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处于同一纵向面上,且中轴孔的轴线平行与纵向面。
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样针外壁的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孔和出液孔的轴线与中轴孔的中轴线垂直相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I、II、III、IV腔设置,且I、II、III腔过渡部分设置倒角,使得液体流动的空间更大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小功率液压泵即可确保清洗液从清洗器底部进液孔进入通孔后顺利的被吸到上部的出液孔,从而在清洗器内部对采样针外壁进行充分的清洗,并且能很好的避免血样对清洗器的污染;通过合理设置环形腔与进、出液孔的孔径,使得进、出液孔在同一侧,便于管理走管,并且更好的吸走液体,达到更好效果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进液孔、出液孔与清洗器基体结构及相对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清洗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清洗器基体5与底座塞13、进液孔2、出液孔3、中轴孔6,中轴孔贯穿清洗器基体,是供采样针进出的通孔,进液孔2、出液孔3与中轴孔6连通,采样针穿过清洗器的中轴孔6,传动机构带动采样针沿垂直方向运动,当采样针向下从反应池采样之后,传动机构带动采样针向上运动,这时通过胶管连接出液孔3的液压泵工作形成负压,当采样针达到预设的位置时停止,进液孔2开始通清洗液,通过清洗器的结构与出液孔3形成的负压,所以清洗液很快被吸走。
该清洗器中轴孔6沿该轴向依次分布I、II、III、IV腔,I、II、III、IV腔位置如图1所示10、9、8、7,所述的I、II、III、IV腔连通且其孔径依次减小,进液孔2与该I腔10相连,出液孔3与该III腔8相连,I腔10、II腔9之间与II腔9、III腔8之间设置倒角过渡,且II腔9位于I腔10与III腔8之间,不能与进液孔2和出液孔3有交叉,所述的进液孔2和出液孔3均朝向该清洗器的同一侧,所述的进液孔2和出液孔3处于同一纵向面上,且中轴孔6的轴线平行与纵向面,位置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皖仪生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皖仪生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运动捕获三维再现系统
- 下一篇:密封垫制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