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2303.6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4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3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部 提升 引导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美容整形医疗器械。
(二)背景技术:
面部除皱纹手术是面部美容整形手术中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术,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对面部的肌肉和皮肤状况进行调整,以达到除皱美容的目的。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手术法、微创法等。手术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留疤很大,影响美观,同时容易伤及周围的血管或神经系统,造成意外伤害,手术风险较大。微创法是通过微创的方法将各种悬吊线植入面部的皮肤和肌肉之间,对面部肌肉和皮肤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除皱美容的目的,虽然创伤小,但有些效果不明显;有些短期效果虽好,但因为吸收会逐渐消失,恢复原状;有些异物感明显,让人很不舒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面部悬吊线的植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的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包括引导器和定位装置;引导器呈楔形长扁条状,引导器的后端较宽为手柄,引导器的前端较窄,引导器前端的端头为尖状,引导器前端的两侧和端头为刀刃,引导器前端的器体上设有一个长条形的穿孔;定位装置包括一个L形的第一定位器和另一个L形的第二定位器,第一定位器的一个支臂为实心,第二定位器与第一定位器的实心支臂相对应的支臂为一个通管,通管的内径与第一定位器的实心支臂外径相配合,第一定位器的实心支臂插入第二定位器为通管的支臂中,第二定位器的通管支臂上设有带螺纹的螺孔,螺孔上设有固定螺栓,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的另一个支臂上分别设有一个与每个定位器两个支臂构成的平面相垂直的长条形的穿孔,穿孔的大小与引导器后端的长宽度相对应,两个穿孔相对平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可在创伤很小的情况下将美容整形所需的悬吊线植入面部的皮肤和肌肉之间,对面部肌肉和皮肤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除皱美容的目的,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悬吊稳定,效果持久等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中引导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中引导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中定位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的一种工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工作方法中植入悬吊线后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使用定位装置工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工作方法中植入悬吊线后的状态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器包括引导器1和定位装置,引导器1呈楔形长扁条状,引导器1的后端较宽为手柄,引导器1后端的手柄处可设置一些防滑的条纹,以增大磨擦力,方便手术操作;引导器1的前端较窄,引导器1前端的端头为尖状,引导器1前端的两侧和端头为刀刃,引导器1前端的两侧和端头的刀刃可用于分离表皮和内部组织,在表皮和内部组织之间开辟一条植线通道;引导器1前端的器体上设有一个长条形的穿孔2,引导器1前端的长条形穿孔2的长度应该可以允许弯弓形的缝合针在缝合时一针两次穿过其中,引导器1的前端一般直线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弧状,穿孔2的内侧壁与引导器1表面圆滑过度,防止割断悬吊线;定位装置包括一个L形的第一定位器3和另一个L形的第二定位器4,第一定位器3的一个支臂为实心,第二定位器4与第一定位器3的实心支臂相对应的支臂为一个通管,通管的内径与第一定位器3的实心支臂外径相配合,第一定位器3的实心支臂插入第二定位器4为通管的支臂中,第二定位器4的通管支臂上设有带螺纹的螺孔,螺孔上设有固定螺栓5,第一定位器3和第二定位器4的另一个支臂上分别设有一个与每个定位器两个支臂构成的平面相垂直的长条形的穿孔6,穿孔6的大小与引导器1后端的长宽度相对应,两个穿孔6相对平行,松开固定螺栓5可调节第一定位器3与第二定位器4的相对位置,然后旋紧固定螺栓5可以将相对位置固定,两个穿孔6相对平行可保证插入其中进行手术操作的两个引导器1的位置保持相对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平,未经丁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