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1893.0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1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陈荡;陈海燕;李剑;陈明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虹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1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测控 无线 位移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抽油机井测控及测试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
背景技术
安装在抽油机游梁上的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的作用是,通过加速度测量原理测量抽油机游梁角度的变化、自动计算出冲次和冲程,并将数据发送给1000米以内的油井测试终端。现有的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的主要结构为:在盒体内装有无线测量模块总成、电源,盒体外部设有与无线测量模块总成相接的天线和发光二极管。这种无线位移传感器存在的不足是:无线测量模块总成与天线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连接导线只是简单的穿过盒体,导线穿过盒体的部位没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欠佳,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它的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在盒体内装有无线测量模块总成、电源,盒体外部设有与无线测量模块总成相接的天线和发光二极管,在盒体上端面上设有一铭牌,一透明的标志座穿过铭牌及盒体的顶壁伸入盒体,标志座与铭牌及盒体间固定,标志座上具有一与盒体内部相通的通孔、及两个与通孔相通的穿线孔,发光二极管固定在一穿线孔中,无线测量模块总成与天线间的连接导线穿过另一穿线孔,且无线测量模块总成与发光二极管及天线间的连接导线均穿过通孔,在标志座上端盖有一防水帽。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光二极管固定在一标志座中,使无线测量模块总成与发光二极管及天线间的连接导线均从标志座中进入盒体,并在标志座上端盖有一防水帽,使得整个传感器形成了良好的密封结构,这样,可大大提高其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靠,它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能够长期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且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
盒体1内装有相接的无线测量模块总成2和电源9,盒体1外部设有天线7和发光二极管5,天线7和发光二极管2分别通过导线12、导线13与无线测量模块总成2相接,以上与现有技术相同。在盒体1上端面上设有一铭牌3,一透明的标志座4穿过铭牌3及盒体1的顶壁伸入盒体,标志座4与铭牌3及盒体1间固定,在标志座4上端盖有一防水帽6。电源9的开关8为磁性开关,该开关8设置在盒体1内并位于铭牌3的下方。天线7为大功率吸盘天线。将天线7吸附在铭牌3上对应于开关8上方的部位处,天线7底部的磁性吸盘即可将开关8吸合,电源9接通,无线测量模块总成2得电;将天线7移开并使其吸附在盒体1或铭牌3的其他部位,开关8则会断开,电源9则也断开,无线测量模块总成2失电。可见通过天线7可方便的控制电源9的通、断。另外,在盒体1的底部固定有两底座11,在底座11中镶嵌有磁铁10。通过磁铁10,可使本抽油机井测控用无线位移传感器方便、快捷的吸附在抽油机游梁上。
参见图2
标志座4与铭牌3及盒体1间固定的方式为:在标志座4位于盒体1内的下部联接有螺母16。标志座4上具有一与盒体1内部相通的通孔4c、及两个与通孔4c相通的穿线孔4a、穿线孔4b,发光二极5管固定在一穿线孔4a中,无线测量模块总成2与天线7间的连接导线12穿过另一穿线孔4b,且无线测量模块总成2与发光二极管5及天线7间的连接导线13、导线12均穿过通孔4c。为更好的保证盒体1的密封性,在标志座4与盒体1的外侧之间设有密封圈14,在标志座4上的通孔4c及穿线孔4a、4b内充填有密封胶15。先充填密封胶15后再将防水帽6盖上,可使防水帽6盖也得到密封胶15的粘连。
参见图3
在盒体1上的铭牌3为圆形,在铭牌3上刻出本无线位移传感器的无线编码号、物理地址及天线吸附位置等,以便于对其识别、维护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虹,未经陈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