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式地书笔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71747.8 | 申请日: | 200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 |
| 主分类号: | B43K8/02 | 分类号: | B43K8/02;B43K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朱建民 |
| 地址: | 2152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书写工具,特别涉及到笔杆可以伸缩的专用地书笔。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随着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人们,特别是老年人,都喜欢在公园里、绿地附近进行煅练,从事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也有不少人喜欢练习书法,他们利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或者用木棒、竹竿捆绑了海绵笔头,蘸了水后在地上书写与习字。这些工具往往都是信手拈来,故而极其简陋。笔头的连接也很不牢固,更谈不上用调整笔杆长度来满足习字的要求。此外,这些工具用过之后则抛弃之,下次习字时再选择新的用具,既耗费了人力,也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可以任意调节笔杆长度的地书笔,既可以满足写字时对握笔高度的要求;而且笔头与笔杆牢固连接,人们不必担心在书写过程中笔头的脱落;地书笔可以反复使用,节省了人工,节约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伸缩式地书笔,包括上拉杆;插入上拉杆的下拉杆;连接在所述的下拉杆的一端的笔头;固定在所述的下拉杆的另一端的具有凹槽且与上拉杆的内径相配合的连接件;位于所述的连接件外缘的具有开口的弹性体。
所述的连接件的中部是与所述的弹性体相配合的圆柱体。
在所述的圆柱体根部,与连接件的凹槽相对的位置上有限位方块。
所述的弹性体的端面有与所述的限位方块相配合的圆弧缺口。
所述的圆弧缺口具有20°~180°的弧度。
所述的圆弧缺口具有90°~120°的弧度。
所述的下拉杆与所述的笔头的连接件是螺纹连接件。
所述的笔头的材料是柔软且吸水材料。
连接在所述的下拉杆的一端的所述的笔头的外面是保护套。
一种伸缩式地书笔,包括上拉杆;可以插入上拉杆的下拉杆;在所述的下拉杆的一端是用柔软且吸水材料制成的笔头,笔头尾部具有螺纹,并与下拉杆上的螺纹相互啮合成为紧固的连接。粘附在所述的下拉杆的另一端是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插入上拉杆且与上拉杆的内径相配合,一般情况下,连接件的外径稍大于上拉杆的内径。所述的连接件的中部是向内凹进的圆柱体,在所述的圆柱体的两侧的所述的连接件上开有凹槽。在所述的连接件上的所述的圆柱体的外缘是具有开口的弹性体。在所述的连接件上的所述的圆柱体的根部有一个限位方块,所述的弹性体的端面有一圆弧缺口与所述的限位方块相配合。所述的圆弧缺口具有20°~180°的弧度,最佳的圆弧缺口具有90°~120°的弧度。
在使用时,将所述的下拉杆连同粘附在所述的下拉杆的所述的连接件以及位于所述的连接件外缘的弹性体一齐插入所述的上拉杆内。然后转动所述的下拉杆,使所述的连接件上的凹槽与所述的弹性体上的开口处于同一个直线上。进一步向所述的上拉杆的内部推动所述的下拉杆,所述的上拉杆内部的空气就会顺着所述的连接件上的凹槽与所述的弹性体上的开口排放到外界大气中。一旦笔杆的长度符合书写要求时,只要将所述的下拉杆旋转一个角度,所述的连接件上的凹槽就不会与所述的弹性体上的开口处于同一个直线上,即使继续向内推动所述的下拉杆,所述的上拉杆内部的空气无法排放到外界大气中,笔杆的长度就随之固定下来。当书写完毕时,重复转动所述的下拉杆,使所述的连接件上的凹槽与所述的弹性体上的开口处于同一个直线上,所述的上拉杆内部的空气继续排放到外界大气中,直到所述的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的上拉杆内端十分接近为止,这时地写笔成为一个短棒,携带十分方便。
此外,在书写完毕并清理好笔头后,在笔头外面套上保护套,采用上述的方法调整好地写笔的长度,地写笔又可以成为人们走路的拐杖。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后,地写笔的笔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高度来调节,满足了写字时对握笔高度的要求;笔头与笔杆牢固连接,书写过程中笔头不会脱落;书写完毕后,地书笔可以缩成短棒,携带很方便,也可以在笔头外面套上保护套成为人们走路的拐杖,地书笔可以反复使用,节省了人工,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的B向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的C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未经张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