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71359.X | 申请日: | 200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之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3/00;G03B15/05;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环形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源装置,尤指一种使用于微距摄影的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相机具有即拍即看、不满意立即删除及重拍的功能,且易于上传至电脑设备观看、编辑与储存,另可通过网络传递、分享,因此广受大众的喜爱,在短时间内即取代传统底片相机,成为市场上的主流。
然而一般市面上的数码相机,由于放大倍数仅为数倍至十数倍,因此较适用于一般景物的拍摄,于观察物体表面的细微结构时,容易因放大倍数不足而无法进行拍摄,因此应用于数码相机的微距摄影便因应而生。
微距摄影是指放大倍率高的摄影模式,普遍上是以放大倍率介于1∶1~1∶4的左右,称为微距摄影,其中1∶4是指成像尺寸为实际拍摄物的四分之一倍。微距摄影主要用以拍摄一般镜头无法拍摄的微小东西,早年主要应用在动植物的生态观察与科学研究,近来则多应用于工业上的检测、刑事鉴定或防伪辨识,如:工艺设备的损耗检测。
然而,在极短的拍摄距离下,容易因光圈缩小而造成光源不足的问题。早期的解决方式为使用一外接式闪光灯,供转接于镜头的前方。但闪光灯只有在拍照瞬间提供光线,因此使用者在拍摄前无法精准控制曝光量,容易造成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的情形,使拍摄成功率降低,且拍摄的画面易产生生硬不自然且容易产生阴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微距摄影的光源装置,在微距摄影时一直提供光线,因而使用者在拍摄时可以精准控制曝光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供微距摄影使用的一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装置。该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装置包含一转接环、一环状支撑座以及两个以上光源模块。
该转接环通过一轴线且承接于一数码相机的镜头前端。该环状支撑座套设于该转接环,包含有一外圆环、一内圆环、连接该外圆环与该内圆环的一连接部,以及由该连接部与该外圆环、内圆环共同界定的一凹槽。
这些光源模块设置于该凹槽上,且各光源模块独立地受控制而投射光线。光源模块包含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为红、绿、蓝三色光线所混光而成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本装置还包含两个以上固定件,该固定件螺穿位于该电路板上的一穿孔,并锁固于两个以上设置于该凹槽的螺孔上。
于实际实施时,其一:该连接部与该内圆环夹一锐角,该锐角使得锁固于该凹槽的光源模块得以发出一集中于该轴线的光线。其二:该连接部与该内圆环夹一直角,并于该外圆环的内表面设置一反射层,用以将该光源模块外围所发出的光线反射至邻近该轴线的位置,以提高整体光线的利用度。
另外,本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光源模块前端的环形透光保护罩,用以保护该光源模块不受外物撞击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光源模块可持续提供被摄物一持续且稳定的光源,且该光源模块可提供单独或组合式的发光,有效提供近距离物体一均匀光源,提高拍摄成功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环形发光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环形发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环形发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转接环,29反射层,12螺纹,30光源模块,20环状支撑座,32电路板,22外圆环,34发光二极管,24内圆环,36穿孔,26连接部,40固定件,27凹槽,50透光保护罩,28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外观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供转接于一数码相机(未图示),用以提供被摄物一光源。该发光二极管环形光源包含一转接环10、一环状支撑座20以及两个以上光源模块30。
该转接环10呈一圆管状,通过一轴线I,于该转接环10的一端具有螺纹12,供螺接于该数码相机的镜头前端。该环状支撑座20呈一圆环形座体,具有一外圆环22、一内圆环24、连接该外圆环22、该内圆环24的一连接部26,以及由该连接部26与该外圆环22、内圆环24共同界定出一凹槽27。其中该外圆环22略高于该内圆环24,且该凹槽27上设有两个以上螺孔28。该环状支撑座20具凹槽27的一端用以装设该光源模块30,另一端则用以套设于该转接环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承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