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电伴热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1092.4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贴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F17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239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电伴热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伴热电缆,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恒定的并联电伴热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电伴热电缆已被广泛应用许多领域,如在工业方面主要利用在石油,化工,热电厂等需要防止管道或罐内的液体物质凝固/流动速度慢的场所,在公共设施方面主要用于消防管道的伴热,在民用方面可用于室内取暖以及冬季室外管道防冻方面。
现有技术中对于伴热长度较长的管道往往会采用特殊的电伴热电缆,但是目前该种情况应用的电缆结构都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且伴热效果也不太好。
针对于上述情况,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伴热电缆,该电伴热电缆适用于对各种管道进行加热,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伴热效果好,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伴热电缆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并联电伴热电缆,该并联电伴热电缆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伴热效果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电伴热电缆,该并联电伴热电缆包括加强护套,屏蔽层,外护套,主绝缘体以及设置于主绝缘体上的发热丝,所述主绝缘体内埋设有主伴热带,所述主伴热带包括发热导线以及绝缘体,其中,所述主绝缘体内还增设有至少一根副伴热带,所述副伴热带均包括发热导线以及绝缘体。
特别地,所述副伴热带平行设置于主伴热带的两侧。
特别地,所述主伴热带为圆柱体结构,且对应主伴热带所述副伴热带也设置为圆柱体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电伴热电缆,该并联电伴热电缆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伴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强护套;2、屏蔽层;3、外护套;4、发热丝;5、主绝缘体;6、主伴热带;7、副伴热带;8、发热导线;9、绝缘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电伴热电缆,该并联电伴热电缆包括加强护套1,所述加强护套1包覆于屏蔽层2之上,所述屏蔽层2为铜编织材质,所述屏蔽层2下设置有外护套3,所述外护套3包覆于主绝缘体5之上,且所述主绝缘体5与外护套3之间还设置有发热丝4,所述发热丝4均匀分布于主绝缘体5之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绝缘体5内埋设有主伴热带6,所述主伴热带6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主伴热带6包括发热导线8和绝缘体9,所述发热导线8埋设于绝缘体9内,且所述发热导线8为镀锡圆铜线;另外,所述主伴热带6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根副伴热带7,所述副伴热带7均包括发热导线8和绝缘体9,所述发热导线8为镀锡圆铜线,所述副伴热带7与主伴热带6平行设置,且所述副伴热带7对应主伴热带6为圆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电伴热电缆,该并联电伴热电缆于原有主伴热带6的基础上增设两根副伴热带7不仅实现更高效的加热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但本实用新型一种并联电伴热电缆并不限于此一种组件的排列方式及此一种形状,如图1所示,在满足其功能的基础上,可随着副伴热带的设置位置及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任何人将本实用新型的组件排列方式、型号及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基础上轻易做出的改变,则都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