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0776.2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闫生辉;陈玉华;汪宝和;沈贵生;闫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B23Q3/06;B23Q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李慧芳 |
地址: | 226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轮 支架 打孔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由模块和压块组成。
背景技术
在加工一种侧滚轮支架时,由于其为类圆柱体,因此在侧面钻孔存在不易夹装且定位不准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夹装方便且定位快速、准确的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由模块和压块组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模块中心为圆柱型型腔,在以型腔为中心的模块上开有垂直方向的通孔和水平方向的槽,所述通孔内嵌有钻套,所述槽内嵌有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靠近圆柱型型腔末端的模块上开有孔,所述孔的一侧设有顶出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的结构为:模块的一侧设有杠杆,所述杠杆的顶端设有支点,中部固定有可伸入孔内的顶杆。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为侧边开有凹槽的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钻套的直径,且小于圆柱型型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侧滚轮支架放置于模块的圆柱型型腔内,通过压块对其进行压紧定位,钻头通过通孔对模块内的侧滚轮支架进行钻孔,定位准确快速,提高了钻孔质量和效率。在靠近圆柱型型腔末端的模块上开有孔,并在孔的一侧设有顶出机构,方便快速取出型腔内的侧滚轮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侧滚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的俯视图。
图4为带有顶出机构的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所需打孔的产品为侧滚轮支架1,其由圆柱体2端面开导槽3构成,可参见图1。
如图2、3、4所示,侧滚轮支架打孔工装由模块4和压块5组成,模块4中心为可嵌合侧滚轮支架1的圆柱型型腔,在以型腔为中心的模块4上开有水平方向的槽7和垂直方向的通孔9,该通孔9被型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部分的通孔9内镶有钻套6,所述槽7与导槽3宽度相同。压块5为侧边开有凹槽8的长方体,其厚度与槽7及导槽3相同,这样使用压块5卡在槽7和导槽3内,可防止放入型腔的侧滚轮支架1在型腔内旋转。凹槽8的宽度大于钻套6的直径,且小于圆柱型型腔的直径,这样既能够将侧滚轮支架1压紧在型腔内,又能够让钻头顺利从钻套6穿过整个侧滚轮支架1。
使用时,将工装固定在钻床上,并将侧滚轮支架1置于模块4的圆柱型型腔内,通过压块5压紧,然后操动钻床的钻头从模块4顶端伸入钻套6内,对侧滚轮支架1进行打孔,钻出的碎屑可通过模块4下部分的通孔9落下。
为了方便快速的取出模块4内的侧滚轮支架1,在靠近圆柱型型腔末端的模块4上开有孔10,该孔10一侧设有一简易的顶出机构,可参见图4,其结构为:模块4的一侧设有杠杆11,杠杆11的顶端设有支点12,该支点12可设在钻床上,中部固定有可伸入孔10的顶杆13。当侧滚轮支架1完成钻孔后,推动杠杆11,顶杆13向前推动侧滚轮支架1的末端,从而将其推出模块4的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