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接式转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0287.7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接 转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具自动落下闭锁功能的套接式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具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及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行动电话...等,该电子产品的整体结构是将主体部置于下半部,并由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部枢接连结,使盖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可为之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上述产品质量的一大要因。
而传统的径向摩擦,例如套接式转轴结构是在一套接件一侧设有一套筒,而一轴接件的轴柱上则横向开设一剖沟,使其具有弹性伸缩功能,以便嵌插于套筒内,即可形成一转轴。唯该公知的套接式转轴固然具有停滞定位的效果,唯却无法提供自动落下闭锁的功能。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基于上述缺失,进而研发出一种具有自动落下闭锁功能的套接式转轴结构,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6670号专利所示。如图1所示,是该公告第M256670号专利的立体分解图,该转轴结构由一套接件10及一轴接件20所组成。该套接件10一侧具有一中空套筒101,其周缘横向开具至少一筒沟102,且套筒101内壁形成至少一平削面103;而轴接件20对应套筒101开口突伸一尺寸略大于其内径的轴柱201,且该轴柱周缘形成至少一铣面202,并将该轴柱201嵌插于套筒101内。
请参阅图2a至图2b,该轴柱201的铣面202至对向周缘小于直径的距离差,使铣面202触及套筒101内壁的平削面103时,该套筒101为因应该距离差,而向内缩入,并形成一侧向推力,使该铣面202可沿着平削面103移动,据以形成自动落下的功能。
由于该套筒101内壁的平削面103无法以车削方式制作,因此,如图1所示的套接件10是经由连续的冲压模进行成型工序,此举,往往使得套筒101后段的孔径大于前方开口,而造成尺寸的公差外,且该繁琐的成型工序,亦使得该套筒的制造成本无法降低,除费时耗工外,且良率较差,而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将经由车削工序所制成的转轴结构具有旋转及停滞定位的功能外,尚具有自动落下闭锁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接式转轴结构,其包括:
一套接件,其一侧具有一中空套筒,该套筒圆周上横向开设一筒沟,且该套筒另侧设有一连接部;
一定位件,其具有一长条状嵌柱该嵌柱内端设有一宽度较大的平直的定位面,该嵌柱嵌插固定于该套筒的筒沟内,使该定位面邻接于套筒内壁而定位;
一轴接件,其一侧对应套筒开口突伸一轴柱,该轴柱圆周上设有至少一平直的接触面,该轴柱径向开设一贯穿轴柱的剖沟,该轴柱嵌插于套筒内,且该轴柱另侧设有一衔接部;
当轴柱的接触面触及套筒内部的定位面时,由该轴柱的弹性伸缩作用,以形成一侧向推力,使该接触面可沿着定位面移动,使两者形成自动贴合的定位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接式转轴结构,还包括:
一套接件,其一侧具有一中空套筒,该套筒圆周上横向分别开设一筒沟及一剖沟,且该套筒另侧设有一连接部;
一定位件,其具有一长条状嵌柱,该嵌柱内端设有一宽度较大的平直的定位面,该嵌柱嵌插固定于该套筒的筒沟内,使该嵌柱内部宽度较大的平直的定位面邻接于套筒内壁而定位;
一轴接件,其一侧对应套筒开口突伸一轴柱,该轴柱圆周上设有至少一平直的接触面,该轴柱嵌插于套筒内,且该轴柱另侧设有一衔接部;
当轴柱的接触面触及套筒内部的定位面时,由该套筒的弹性伸缩作用,以形成一侧向推力,使该接触面可沿着定位面移动,使两者形成自动贴合的定位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将轴柱及套筒分别形成一弹性体,并由该轴柱及套筒的弹性扩张或束紧作用,使轴柱的平直接触面可沿着套筒所接装的定位件的平直定位面移动,而形成自动落下的功能。再者,因本实用新型套筒内壁的平直定位面,是由一T形定位件插接于套筒的筒沟内所构成,使该套接件可经由车削方式来制作,以降低制造成本,降低组件尺寸的公差,并可增加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套接式转轴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a至图2b为图1所示套接式转轴结构形成自动落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接式转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5a至图5d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盖合、掀开及自动落下状态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2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轴装置
- 下一篇: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