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充电的门禁管制装置、充电装置及其组成的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70164.3 | 申请日: | 2009-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卓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文琦;陈波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充电 门禁 管制 装置 及其 组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禁管制装置、充电装置及其组成的系统,特别是一种利用非接触方式进行充电的门禁管制装置、充电装置及其组成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禁管制方法,使用者是以钥匙、智能卡或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的电子卷标(tag)等来解除门禁管制。由于使用者必须随身携带上述解除门禁的特定对象,因此使用上并不便利。随着生物特征辨识技术的成熟,生物特征辨识技术应用于门禁管制系统已愈来愈普遍。整合生物特征辨识技术的门禁管制系统,使用者仅需利用自身的生物特征即可解除门禁管制,而无须携带任何解除门禁的特定对象,因此使用上相对较为便利。
请参照图1a,一种现有的门禁管制系统是将生物特征辨识模块10(例如指纹辨识装置)设置于门片12上,以供使用者输入生物特征。由于门片12是利用转轴14而相对于门框16或墙壁活动,因此,导线18必须经过转轴14与电源Vcc连接,生物特征辨识模块10才能获得运作时所需的电力,如此增加了配线的困难度以及安装的成本。
请参照图1b,一种现有的门禁管制系统是将生物特征辨识模块10设置于门片12的周围,例如设置门框14的墙壁上,以使导线18的配线较为容易。然而,若未事先规划安装的位置,事后同样需要付出较大的安装成本。此外,在停电的状况下,上述任一种配置的门禁管制系统皆无法运作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若配置备用电源则大幅增加系统的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无须配置导线即可使门禁管制系统在任何时间操作都可获得足够的电力便是目前极需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充电的门禁管制装置、充电装置及其组成的系统,其是利用非接触方式对门禁管制装置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制系统无须配置导线即可获得足够的电力且可避免因停电而无法操作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充电的门禁管制系统包含充电装置以及门禁管制装置。充电装置包含电源以及用以产生感应磁场的第一线圈。门禁管制装置包含生物特征辨识模块、电池、第二线圈以及转换电路。生物特征辨识模块用以检测使用者的生物特征,并依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解除门禁管制。电池用以提供门禁管制装置运作时所需的电力。第二线圈用以与第一线圈所输出的感应磁场耦合以产生感应电流。转换电路则与第二线圈以及电池电性连接,用以将感应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并对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门禁管制装置,其与充电装置组成非接触式充电的门禁管制系统,其中充电装置可输出感应磁场。门禁管制装置则包含生物特征辨识模块、电池、第二线圈以及转换电路。生物特征辨识模块用以检测使用者的生物特征,并依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解除门禁管制。电池用以提供门禁管制装置运作时所需的电力。第二线圈用以与充电装置所输出的感应磁场耦合以产生感应电流。转换电路则与第二线圈以及电池电性连接,用以将感应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并对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其与前述的门禁管制装置组成非接触式充电的门禁管制系统。充电装置包含电源以及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线圈,其用以产生感应磁场。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a以及图1b为示意图,显示现有的门禁管制系统的配置方式。
图2为方块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充电的门禁管制系统。
图3为方块图,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充电的门禁管制系统。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生物特征辨识模块
12 门片
14 转轴
16 门框
18 导线
2、2’门禁管制系统
21 充电装置
211 电源
212 第一线圈
22、22’ 门禁管制装置
221 生物特征辨识模块
222 第二线圈
223 转换电路
224 电池
225 保护电路
Vcc 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水压力的全封闭防水复合式衬砌结构
- 下一篇:钻井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