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挠曲疲劳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0159.2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辉;戴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弗赛特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挠曲 疲劳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测试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测试软管在抗挠曲疲劳能力的软管挠曲疲劳试验机。
【背景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6897-1997》,特别针对软管中的制动软管的各种参数作出了规范,其中特别强调了软管抗挠曲疲劳重要性及对应测试方法——既通过连续35小时的挠曲试验后,软管总成不得损坏。为此于该国标文件中还提供了一种挠曲疲劳试验的简单设备,该设备通过两平行设置的转盘,于两转盘间连接一水平杆,该水平杆连接于两转盘同侧边缘,在水平杆上通过设置活动端接头连接待测软管的一端,软管另一端连接于固定端接头上,而后通过驱动转盘实现联动待测软管实现挠曲疲劳测试的目的。然而采用此种结构的挠曲疲劳测试设备,由于采用的是转盘、连杆、底座间构成的四杆机构,故当连杆在转盘回转过程中,容易在中间位置出现“顶死”现象,从而导致现有社会在用机型容会产生断臂、断轴,烧轴承,噪音巨大等缺陷而实用性欠佳。可见测试机设计时,必须能成功回避死点,使曲柄机构有可回转曲柄,否则难以正常运转。而本发明的出现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回避挠曲时死点位置并有极好运动特性的软管挠曲疲劳试验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管挠曲疲劳试验机,其改进之处在于:它包括底座,底座左右侧分别设有挠曲连杆机构及死点回避连杆机构,其中挠曲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一转盘组,该第一转盘组由两个转盘构成,两转盘于底座同侧成平行设置,于两转盘边缘连接有前连杆回转臂,前连杆回转臂上设有用于连接软管试件的接头;对应的,死点回避连杆机构也包括由底座同侧两平行设置两转盘构成的第二转盘组,第二转盘组的转盘通过底座上设有轴座中的转轴与第一转盘组的转盘相联动,于第二转盘组两转盘边缘设有后连杆回转臂,所述前连杆回转臂与后连杆回转臂对应转轴轴心成90度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转盘组的转盘成圆形,于圆形转盘上边缘连接前连杆回转臂,对应的其下边缘设有配重铁;而所述第二转盘组的转盘成T形,T形转盘成水平设置,其较窄端连接后连杆回转臂;
所述圆形转盘下边缘通过一调节丝杆连接配重铁;
所述轴座中的转轴上还套接装有皮带轮。
相比于常见的软管测试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在底座一端设置了挠曲连杆机构,在其另一端则重复设置一死点回避连杆机构,两套连杆机构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转盘,转盘上分别设置有前、后连杆回转臂,转盘通过底座上轴座中的转轴对应联动,且前连杆回转臂与后连杆回转臂对应转轴轴心成90度间隔设置,从而当设备工作时,两连杆回转臂绕着各自相同圆心半径旋转可顺利通过死点,使用更为方便、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挠曲疲劳试验机,它包括底座1,底座1左右侧分别设有挠曲连杆机构及死点回避连杆机构,其中挠曲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一转盘组,该第一转盘组由两个转盘4构成,两转盘4于底座1同侧成平行设置,于两转盘4边缘连接有前连杆回转臂5,前连杆回转臂5上设有用于连接软管试件9的接头6;对应的,死点回避连杆机构也包括由底座1同侧两平行设置两转盘7构成的第二转盘组,第二转盘组的转盘7通过底座1上设有轴座3中的转轴401与第一转盘组的转盘4相联动,于第二转盘组两转盘4边缘设有后连杆回转臂8,所述前连杆回转臂5与后连杆回转臂8对应转轴401轴心成90度间隔设置。所述轴座3中的转轴402上还套接有皮带轮2。
所述第一转盘组的转盘4成圆形,于圆形转盘4上边缘连接前连杆回转臂5,对应的其下边缘通过一调节丝杆403连接配重铁402;而所述第二转盘组的转盘7成T形,T形转盘7成水平设置,其较窄端连接后连杆回转臂8。
综上所述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两端分别设置挠曲连杆机构及死点回避连杆机构,两套连杆机构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转盘,转盘上分别设置有前、后连杆回转臂,转盘通过底座上轴座中的转轴对应联动,且前连杆回转臂与后连杆回转臂对应转轴轴心成90度间隔设置,从而当设备工作时,两连杆回转臂绕着各自相同圆心半径旋转可顺利通过死点,产品使用更为方便耐用。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弗赛特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弗赛特检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