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衬套式悬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9878.2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声学振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B60K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套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发动机减振降噪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衬套式悬置。
背景技术
从目前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由于衬套式悬置的价格低,径向刚度可调性好,制造工艺简单,占用空间小等优点,使其在汽车减震领域倍受青睐,但这种衬套式悬置,因其各方向刚度的相互影响,在满足径向的刚度比例时,轴向刚度不易控制,同时疲劳性能较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希望衬套的轴向刚度足够低,以降低怠速工况下的振动噪音,改善隔振效果,延长使用寿命。而目前常见的衬套式悬置不能满足此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改型的衬套以满足整车NVH性能的前提下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衬套式悬置,来降低怠速工况下的振动噪音,改善隔振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衬套式悬置,由内管,外管组成,所述的内管位于外管内部中上居中位置,所述的U形插片位于内管下部居中位置与内管连接,所述的弹性体位于外管内侧,所述的弹性体位于外管内部居中位置,所述的弹性体位于外管内部下方。
所述的弹性体为梯形结构,并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
所述的弹性体轴向方向拔模。
所述的弹性体为锯齿纹,且轴向方向拔模。
所述的弹性体与外管硫化的根部有朝内的缺口,且此处采用变圆角处理。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由于一般衬套悬置各向刚度的相互影响,通过更好的控制轴向刚度,降低汽车怠速工况下的振动噪音;
2.弹性体(4)(5)之间通过由点接触到面接触,代替了通常的面与面直接接触及弹性体(6)呈锯齿形,改善汽车大扭矩工况下的隔振效果;
3.在弹性体(5)与外管(3)硫化的根部采用变圆角处理,改善局部应力集中,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衬套式悬置,由内管1,外管3组成,内管1位于外管3内部中上居中位置,U形插片2位于内管1下部居中位置与内管1连接,弹性体4位于外管3内侧,弹性体5位于外管3内部居中位置,弹性体6位于外管3内部下方。弹性体5为梯形结构,并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弹性体4轴向方向拔模。弹性体6为锯齿纹,且轴向方向拔模。弹性体5与外管3硫化的根部有朝内的缺口,且此处采用变圆角处理。U形插片(2)上要求有2*2的两排孔,通过弹性体硫化为一体,然后通过缩径(单边1mm)处理,得到满足性能要求的衬套式悬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声学振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声学振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