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停滴安全输液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9462.0 | 申请日: | 200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义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 地址: | 671005***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安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停滴的安全输液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使用常规输液器给病人输液时,在输液瓶滴空后,如果病人不控制调节开关,或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更换液体,导致药液经常下降至茂非氏滴管以下,使输液瓶中的空气以气泡形式进入下段输液管内,致使护理人员每次更换液体时都要排除下段输液管内的气泡,而且更换输液瓶再次进行输液时会使滴管中的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这不仅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气泡很难彻底排除,残存的空气进入人体,有可能导致心脑重要器官空气阻塞,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此外常规输液器无法自动停止输液,有时药液输完后,因护理人员来不及护理或病人睡着后没有发现,就会出现大量回血的现象。因此,常规输液器不仅给医护人员排除气泡带来工作上的不便,也给输液者带来安全隐患。为使茂非氏滴管内保留一定药液而起到防止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出现了不少解决方案,如通过增设控制阀或光电感应、磁感应控制系统等,由于这些解决方案增加了控制装置,带来输液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制作困难、操作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通过增加其它控制装置就能使茂非氏滴管中残离一定药液便自动停滴的安全输液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滴停安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插头、上段输液管、茂非氏滴管、下段输液管、调节开关、过滤器、穿刺针头,茂非氏滴管形状为锥形,其位置下降至与穿刺针头更接近的部位,与其出口端所连的下段输液管内径小于与其进口端所连的上段输液管的内径。
所述的茂非氏滴管位于与穿刺针头相对高度为15-25cm的部位,下段输液管内径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输液瓶中的药液输完,不再有药液滴入茂非氏滴管时,由于茂非氏滴管位置下降至与穿刺针头的相对高度只有15-25cm,比常规输液器产生的水柱压力低,因此当茂非氏滴管内的药液降至离其底部一定位置时,水柱压力就与人体的静脉压力平衡,输液过程便会自动停止,实现了不通过增加其它控制装置,就使茂非氏滴管残留一定量的药液便使输液过程自动停滴,而且由于下段输液管的内径缩小,其截面积就缩小,存放的药液量就减少,而且少于茂非氏滴管内残存的药液量,因此当更换药瓶进行输液时,茂非氏滴管内上部残存的空气也不会进入到下段输液管内,达到了不让输液瓶中的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的良好效果。经上百次试验证明,输液时最高滴数和最低滴数分别可以达到每分钟150滴和5-10滴左右,与现有输液器相当。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制作容易实现,生产成本较低,而且防止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的效果好,既保证了输液安全,又方便护理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停滴安全输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瓶,2-瓶塞穿刺插头,3-进气孔,4-上段输液管,5-茂菲氏滴管,6-加药口,7-平衡液位,8-下段输液管,9-调节开关,10-过滤器,11-穿刺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坦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使用本实用新型输液器,茂非氏滴管4与穿刺针头11相对高度为20cm,上段输液管4内径为3.0mm,与现有常规输液器相同,下段输液管8内径为1.5mm,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输液,输液时最高滴数和最低滴数分别可以控制在每分钟150滴和5-10滴左右,当输液瓶中的药液输完,不再有药液滴入茂非氏滴管时,茂非氏滴管4原有的液面缓慢下降至离其底部3.5cm的平衡液位7时,水柱压力与人体静脉压力平衡,残离在茂非氏滴管4内的药液便无法继续下降,从而阻止气泡进入下段输液管8内。更换输液瓶1后进行重新输液时,也不会使气泡进入下段输液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义,未经张子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出轴的自锁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中间包锁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