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展示纸盒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8104.8 | 申请日: | 2009-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珩昱彩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5/02 | 分类号: | B65D5/02;B65D5/06;B65D5/08;B65D5/42;B65D5/50;B65D5/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展示 纸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展示纸盒,尤指一种结构简易、组装便利且可折叠成具有一适当厚度的双层侧壁结构的展示纸盒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的展示包装盒结构,较常见的是在一块纸片上形成一底板,在该底板周侧分别通过折痕线衔接各侧板,在各侧板中的至少一个旁侧留有外凸结合部。组合时,使各侧板在弯折后,利用黏胶涂布在结合部与相邻接的侧板边缘部位,可使各侧板形成相互衔接,以结合成一个立体的容置展示空间。然而,此种结构在加工成型时,其各个侧板需要先行弯折并固定在定位处,才能进行粘合作业,而若其中任一侧板的位置不正确,则其在整体成型后的形状就会产生变形,甚至会成为不符合规范的不良品。其不但因复杂且困难的加工程序影响整体的加工效率,且容易因过多的不良品而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已逐渐为其它加工方式所取代。
另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65570号,《快速组合式纸盒》新型专利案,它具有纵向相连接的底前段板、底板、后端板、顶板以及顶前端板。而在底板及顶板二侧分别延伸出下侧板和上侧板,各板体间并以折痕线形成交界。底前端板、下侧板、上侧板、顶前端板上设置折痕线,从而形成可以内折的收折板,又在底前端板、顶前端板上所形成的收折板的二侧设有斜向的折痕线,底前段板与下侧板的交接角落分别设置下翼板,下翼板上设有斜向的折痕线,使下翼板可向内折收,而顶前端板与上侧板的交接角落分别设置上翼板,上翼板上设有斜向的折痕线,使上翼板可向内折收。此种结构在成型时,所述上、下翼板分别以斜向的折痕线对折后必须将它的两对应侧相黏合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将该三角形的上、下翼板再贴合于各侧壁,否则会使所述上、下翼板凸伸至纸盒内,影响产品的容置与展示功能,如此一来,较为繁复的加工程序不但造成其组装成本增加,同时,所述上、下翼板在所述斜向的折痕线对折黏合部位会形成靠(黏)合的缝隙,影响其外观上的细致性和整体的质感。
而有关于具有固定厚度的中空侧板的展示盒(或包装盒)结构,则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20155号《纸盒组合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其主要包括一个盒体和一承体。所述盒体是在一块底片后侧形成可向上弯折的后侧片,该后侧片两端形成有可以相对向内弯折的插片,又在后侧片相异于底片的一侧缘形成一个盖片,所述盖片可对应底片弯折。又在底片相异于后侧片的侧缘形成一个在其两端具有插片的前侧片,在该前侧片另一对侧则设有一个具有适当间隔的内侧片。在底片两端缘分别形成有一个可以向上弯折的端片,且端片并连结有一个具有适当间隔且可以相对向内弯折的内端片。所述承体是底撑在盒体内,其主要在两可对应弯折的肋片两侧分别形成有一承片,该承片在肋片的周边形成有等高的撑片,用以令承体可顶撑在盒体的底片上。上述结构在成型时,虽可通过所述内侧片、内端片向内弯折,而在前侧和两端边侧形成一适当厚度的侧壁体,但它是承体和盒体分离的结构,不但整体组件的成本较高,且在实际组装时需要分别装置而不方便,也会影响其组装效率。
有鉴于常见的包装展示盒结构有上述的缺点,发明人针对这些缺点进行研究改进,终于产生出了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展示纸盒,具有较低的组件成本,且易于组装,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展示纸盒技术方案是,所述展示纸盒是一体成型的且至少包含有一个第一纵侧板、两个横侧板、一个第二纵侧板、一个内底板、一个底板以及一个盖板。
所述两横侧板分别以一侧横向可弯折地衔接于所述第一纵侧板的两旁对侧;所述第二纵侧板,以一侧可弯折地衔接于其中一个横侧板连接于第一纵侧板的对侧,且所述第二纵侧板在衔接该横侧板的另一侧设有可弯折的凸结合部,用以连接结合于另一个不与第二纵侧板衔接的横侧板上的对应侧边,使所述第一纵侧板、二横侧板与第二纵侧板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衔接结构;所述内底板,是设在所述第一纵侧板连结两横侧板之间的其中一边侧,所述内底板是从一边侧依序通过一个第一内垫高部与一个第一纵间隔部衔接于所述第一纵侧板的对应边侧,在所述内底板连结第一纵侧板的另一对侧则依序通过一个第二内垫高部与一个第二纵间隔部衔接一个外垫高部,以所述外垫高部贴于第二纵侧板向对侧插入,可使所述第一内垫高部、第二内垫高部通过所述第一纵间隔部、第二纵间隔部保持与第一纵侧板、第二纵侧板间隔一适当距离且平行延伸,而所述内底板则得以保持位于由两横侧板顶侧边缘向下凹陷一定高度的位置,以供承载待展示的商品;所述底板,设在所述第一纵侧板连结内底板的另一边侧;以供弯折于所述内底板下方形成一遮覆;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第二纵侧板对应于第一纵侧板连结内底板同一方向的边侧,以供弯折于所述内底板的上方形成一个遮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珩昱彩印有限公司,未经珩昱彩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8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