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漂浮救生的背带式矿工工作服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7981.3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银;于万樵;王立莹;李和国;栗丽;刘斌;李雷;陈学锋;赵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建文;赵新平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B63C9/105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11046 | 代理人: | 刘永盛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救生 背带 矿工 工作服 | ||
1.一种可漂浮救生的背带式矿工工作服,由矿工工作服和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3)组成,其特征是矿工工作服采用分体式设计,包括上衣(1)和裤子(2),裤子为背带式结构,胸前设固定带(11),用纽扣(12)连接,后部用2条有松紧带(17)和可调节长度扣眼(10)的带子连接;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3)由气囊(5)、自动充气装置(6)、气瓶(7)和口吹充气管(8)组成;气囊(5)由气道(13)、前气室(14)和后气室(15)组成,气道(13)是连接自动充气装置(6)和前气室(14)、后气室(15)的通道部分,呈环形或者倒U型,前气室(14)和后气室(15)折叠后装入背带(4)夹层中;自动充气装置(6)高频热合在气囊(5)的正面右侧腰部位置上;气瓶(7)旋入自动充气装置(6)上端的螺纹连接口,当自动充气装置(6)激发时被刺破,将压缩气体充入气囊(5);口吹充气管(8)高频热合在气囊(5)正面左侧胸部位置;将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3)的气囊(5)和气瓶(7)嵌入到背带(4)夹层中间,自动充气装置(6)穿过开口置于罩兜(11)内,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3)和背带(4)通过扣眼(10)与裤子(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式矿工工作服,其特征是上衣(1)和裤子(2)材料为防静电、阻燃、防水、透湿的耐磨纯棉面料;在上衣(1)的胸口与袖子部位和裤子(2)的腰部与大腿部位设计有反光带(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式矿工工作服,其特征是裤子(2)的背带采用与服装相同的面料;其结构可放入折叠后的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3),背带(4)为双层、可调节式结构,在背带(4)外层的右侧腰部位置开口,并在开口处外侧设罩兜(11),背带(4)后侧开口,由尼龙搭扣(9)粘合;当气囊(5)充气时,尼龙搭扣(9)打开使气囊(5)膨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式矿工工作服,其特征是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3)的气囊(5)为双层结构设计,材料为TPU尼龙复合材料;气瓶(7)的外形圆滑没有尖点或棱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建文;赵新平,未经范建文;赵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9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操作孔的导电膜玻璃
- 下一篇:储能正压式泡沫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