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7679.8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国辉 |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17;H02K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安徽省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永磁 电动机 定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家用电器,情报信息机械,汽车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工业,精密机床工业和军事工业等制造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处于大力发展阶段。
目前市场上,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如图1所示,传统电动机的定子铁芯均采用360度圆周的整体冲裁加工,对材料的利用率较低,同时电枢绕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劳动效率低下,不仅给定子绕组的绕制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加大了设备投入的资金,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克服了现有产品的制作困难、成本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包括铁芯本体、绕组骨架和电枢绕组,所述铁芯本体上均匀设有多个绕组骨架,相邻两个绕组骨架之间缠绕电枢绕组;所述铁芯本体上设置若干铆钉,通过铆钉将铁芯本体固定,所述铁芯本体由多个铁芯单元相互首尾榫接而成。
所述铁芯单元为“工”型结构,铁芯单元中部边缘设置绕组骨架,绕组骨架上绕制电枢绕组,铁芯单元中部及上部两端分别设置铆钉,所述每个铁芯单元上部左端分别设有榫接槽,榫接槽内榫接该铁芯单元左端的铁芯单元上部右端的榫接头;所述每个铁芯单元上部右端设有榫接头,榫接头榫接在该铁芯单元右端的铁芯单元上部左端的榫接槽内,多个铁芯单元上的榫接槽和榫接头相互首尾相接组成环形铁芯本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的有益效果为:提高铁磁材料的利用率,优化了电动机定子电枢绕组绕制的工艺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的投入资金和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的铁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芯本体;2、铁芯单元;3、绕组骨架;4、电枢绕组;5、铆钉;6、榫接槽;7、榫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包括铁芯本体1、绕组骨架3和电枢绕组4,所述铁芯本体1上均匀设有9个绕组骨架3,相邻两个绕组骨架之间缠绕电枢绕组4;所述铁芯本体1上设置若干铆钉5,通过铆钉5将铁芯本体1固定,所述铁芯本体1由9个铁芯单元2相互榫接而成,9个铁芯单元2相互首尾相接组成环形结构的铁芯本体1。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的定子结构,所述铁芯单元2为“工”型结构,铁芯单元2中部边缘设置绕组骨架3,绕组骨架3上绕制电枢绕组4,铁芯单元2中部及上部两端分别设置铆钉5,所述每个铁芯单元2上部左端分别设有榫接槽6,榫接槽6内榫接该铁芯单元2左端的铁芯单元2上部右端的榫接头7;所述每个铁芯单元2上部右端设有榫接头7,榫接头7榫接在该铁芯单元2右端的铁芯单元2上部左端的榫接槽6内,9个铁芯单元2上的榫接槽6和榫接头7相互首尾相接组成环形铁芯本体1。
在制作时,是将原来的电机电机铁芯本体1分为9个铁芯单元2单独冲裁加工,将每个铁芯单元2绕组绕制后,再以榫接的方式组合为360度圆环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铁芯本体1,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时优化了绕组绕制的工艺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国辉,未经潘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