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贮冷式自然空调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7660.3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邢孟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孟章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E04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9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贮冷式 自然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地温进行气循环与热交换的贮冷式自然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空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且逐步进入城乡、农户。但目前市面上的空调不足之处在于一次性投资较大、能耗高、费用大;另外,在现有的自然式空调中,由于地下调温池长期处于低温的状态,容易导致地下调温池的池壁表面在低温下出现裂痕,不但会使调温池中的冷气发生泄露,还会缩短地下调温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地温进行气循环、热交换的贮冷式自然空调,该自然空调能耗低,可节约电费,能够避免地下调温池的池壁表面在低温条件下出现裂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贮冷式自然空调,包括地下调温池、热交换器、冷风机,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通过循环管道分别与所述冷风机相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内部填充的热交换介质为乙二醇,所述地下调温池的内壁表面还设有防冻裂缓冲层。
所述循环管道的管壁上还设有循环水泵与多个阀门开关。
所述热交换器为热交换排管,所述热交换排管呈S型设置于所述地下调温池的内部。
所述防冻裂缓冲层的外侧设有两层钢筋混凝土墙与一层聚胺脂保温层。
所述冷风机室包括外冷风机与室内冷风机。
所述地下调温池的顶部设有与外界贯通的出入料口。
所述地下调温池的内部还设有温感探头,所述温感探头通过连接线与设置于室内的温度表相连接。
所述地下调温池顶部的外壁表面与地表的距离为1.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贮冷式自然空调,热交换器呈S型设置于地下调温池的内部,其两端通过循环管道分别与冷风机相连接,热交换器内部填充的热交换介质为乙二醇,地下调温池的内壁表面还设有防冻裂缓冲层,防冻裂缓冲层的外侧设有两层钢筋混凝土墙与一层聚胺脂保温层,地下调温池的内部还设有温感探头,温感探头通过连接线与设置于室内的温度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地壳内恒温和空气对流的原理,具有耗费特低、无维修、噪音、空调病、寿命长等优特点,使室内冷暖温度调节彻底脱离了现有空调器一次性投资较大,平时使用电费多,产生各种空调病、寿命短、维修杂、多等问题,并且还可以避免地下调温池的池壁表面在低温条件下出现裂痕,提供地下调温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热交换排管 2室外冷风机 3室内冷风机
4循环水泵 5阀门开关 6出入料口
7温度表 8温感探头 9防冻裂缓冲层
10内侧钢筋混凝土墙11聚胺脂保温层 12外侧钢筋混凝土墙
13循环管道 14地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贮冷式自然空调,热交换排管1呈S型设置于地下调温池的内部,热交换排管1内部填充的热交换介质为乙二醇。热交换排管的两端通过分别与室外冷风机2以及室内冷风机3相连接。循环管道13的管壁上还设有循环水泵4与多个阀门开关5。地下调温池由两层钢筋混凝土墙与一层聚胺脂保温层以及一层防冻裂缓冲层构成,其中,聚胺脂保温层11设置于内侧钢筋混凝土墙10与外侧钢筋混凝土墙12之间,防冻裂缓冲层9设置于内侧钢筋混凝土墙10的内侧表面。在地下调温池的顶部设有与外界贯通的出入料口6,该出入料口6贯穿于两层钢筋混凝土墙与一层聚胺脂保温层的内部。在地下调温池的内部还设有温感探头8,该温感探头通过连接线与设置于室内的温度表7相连接。地下调温池顶部的外壁表面与地表14的距离为1.5米,地下调温池底部外侧钢筋混凝土墙12的厚部为40cm。
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可在冬季进行贮冷,第一次贮冷的冷源可使用冬季的冰雪,将地下调温池内填满冰雪,并与池内的热交换排管紧密接触,填满后对出入料口严密封闭并时刻注意温度表的温度变化。若地下调温池内的温度高于外界温度,温度控制器自动开启循环水泵及室外冷风机,可利用冬季自然冷气,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热交换排管内部的热交换介质乙二醇冷却至与外界相同的温度,再由循环水泵通过管道输送至热交换排管,从而传送给地下调温池内的冷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孟章,未经邢孟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子制动储能机
- 下一篇:车用油箱上进排气系统的双向阀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