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缓坡种穴结构的播种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7537.1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贯杰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5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缓坡 结构 播种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农业播种用的播种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摆具有瓢形种穴结构的播种轮。
(二)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播种方式和播种轮已经有很多种,比如勺式播种轮、穴槽式播种轮等。其中勺式播种轮是在一个壳体的内部安装一个圆盘,在圆盘的边缘均匀分布有侧开口的种勺,当播种机带动圆盘旋转时,种勺就会将种子带入投种孔进行播种;穴槽式播种轮一般是在播种轮的表面设置一些圆柱形种穴,当播种机带动播种轮旋转时,穴槽就会将种子带入投种孔进行播种;应该说这些播种轮无论从结构设计还是实际应用,都已经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需要,完成各种播种任务。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勺式播种轮结构相对复杂,加工成本相对较高,播种成功率还不是非常理想等。圆柱形穴槽式播种轮结构虽然简单,也容易制造,但是播种的成功率还不是非常理想。另外,申请号为200620018638.9的中国专利所披露的“具有缓坡结构的播种轮”,这种播种轮是对原来的圆柱型种穴做了单缓坡改进,经过现场应用知道,这种播种轮和原来技术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不够理想。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缓坡种穴结构的播种轮,这种播种轮是对原来播种轮的种穴结构做了改进,把原来的单缓坡种穴结构设计成了具有双缓坡种穴结构,使得播种的成功率成倍的增加,达到精确播种,节约种子、提高产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具有双缓坡种穴结构的播种轮,它包括播种轮体(1)和在轮体外表面均匀分布的若干圆柱形种穴(3),其特征是,圆柱形种穴被设计成了具有双缓坡结构的种穴(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能成倍提高播种的成功率,节约种子。
2、能基本杜绝种子的多投和空投。
2、尤其适合长粒形玉米种子的播种。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原来圆柱形种穴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原来圆柱形种穴结构的左视图。
图5是图2中A-A位值的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播种轮体(1)的外部分布有若干双缓坡结构的种穴(2)。
参阅图2,播种轮体(1)的外部分布有若干双缓坡结构的种穴(2),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种穴外口的形状。
参阅图3,原来播种轮轮体(1)的外部分布有若干圆柱形种穴。
参阅图4,原来播种轮轮体(1)的外部分布有若干圆柱形种穴,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原来种穴外口的形状。
参阅图5,播种轮体(1)的外部分布有若干双缓坡结构的种穴(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贯杰,未经王贯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