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借自来水温能作均温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7534.8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J3/08;H05K7/20;H01L23/473;G06F1/20;F21V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来 水温 能作均温 装置 | ||
1.一种借自来水温能作均温的装置,为借传统自来水系统埋设于地层中的地下水管及管内的水作为温能传输流体,直接通往设置于地面所建构的封闭管路、或借热传导方式间接传输温能至另一封闭管路或开放管路内的温能传输流体,以借泵浦作单流向或周期性变换流向泵动温能传输流体,直接进入拟传输温能的标的物或标的空间,或经均温装置使所泵送温能传输流体的温能,间接传输至拟传输温能标的物或标的空间,以取代或辅助传统高耗能的空调装置,进而节省能源;
此项借自来水温能作均温的装置,其均温效应功能包括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效应功能:
1)以相对较低温的自来水及地层温能,降低地表拟传输温能标的物的温度;
2)以相对较高温的自来水及地层温能,提高地表拟传输温能标的物的温度;
此项借自来水温能作均温的装置,包括可供设置于下列范围一种或一种以上作为均温运作的标的物或标的空间的应用装置,以作均温调节的温能传输;其可作均温运作的标的物或标的空间,包括:
其中,作为均温运作的标的物的应用装置含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包括:
1)工具机、检测仪器、观测仪器、产业设备、机械设备、动力机械、电机等具有特定环境温度需求的设备装置,
2)散热冷却装置、储电装置、灯具、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脑、电脑周边设备、伺服器、半导体应用设备等具热损性装置或元件的散热需求,
3)储存固态、或液态、或气态化学品的空间或仓储等;
借着自来水系统的自然温能以冷却设备装置,或借自来水系统的自然温能以对设备装置作均温的保温;
其作为均温运作的标的空间含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包括:
1)半封闭式或封闭式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2)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结构的内部空间,
3)浅层地表,
4)各种开放空间,
5)开放地表空间;
此项借自来水温能作均温的装置的均温标的建筑物,包括由各种房舍、仓库、或柱状体、或其他几何形状的建筑物供作为均温调节的温能传输的标的,或对其他依需要设计的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结构所构成的专用建筑例如凉亭作均温调节的温能传输;或供应用于如公路的浅层地表的均温传输,或应用于露天公共场所的外露式的均温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借自来水温能作均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借与自来水管直接构成分流封闭管路的水管及流体泵及均热装置构成建筑物内均热功能的系统结构,其主要构成含:
地下水管(103):为供埋设于地层(102)内,以传输自来水系统的水流,地下水管(103)可由传统管形结构,或为呈较有利于热传输的几何形状结构,以及由各种良好导热材料,如金属或其他导热材料所构成,以供流过自来水传输温能,以及借由地下水管(103)本身传导地层温能,此外,地下水管(103)亦可依需要选择性串设均温装置(122),以增进传导地层温能的效果;
封闭水管(121):封闭水管(121)本身可由传统管形结构,或为由较有利于温能传输的几何形状及材料所构成,为呈单流路或多流路或呈特定弯曲状,而呈封闭的水流管路,为供设置于较地下水管(103)接近地表(101)、或露出地表(101)的位置,或埋设于建筑物(110)本体内部,或设置于接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顶部、墙壁、或地板内部、或近地面、或近边壁等选定空间,封闭水管(121)的入口端供连接地下水管(103),以导入地下水管(103)的水流,再经封闭水管(121)出口端所连接地下水管(103)的另一段,回流至地下水管(103)以构成自来水流的分流流路,借分流的自来水流作均温的温能传输,此外封闭水管(121)可依需要选择性串设均温装置(122),以及设置供泵动自来水流的流体泵动装置(123),并对水流作周期性变换流向的泵动,以及可依需要设置计量装置(251)及流量控制阀(252);
均温装置(122):均温装置(122)为由良好热传导材料所构成,其结构形状为有利于热传导的几何形状;均温装置(122)具有水流入口、及通过均温装置(122)内部的水流通路、及水流出口,供与地下水管(103)或串接于建筑物(110)内部封闭水管(121)串接,以供将通过水流的温能与均温装置(122)周围温能,作均温的温能传输;此项装置可依需要选择设置,而串接于地下水管(103)、或串接于建筑物(110)内部的封闭水管(121)两者或其中之一,或选择不设置;
流体泵动装置(123):为供串联设置于通过均温装置(122)的流体流路,以产生泵送力的流体泵动装置,以供泵动水流以传输温能,泵浦含由电力马达、引擎动力、或其他风能、或热能、或温差能、或太阳能所产生的机械能或所转换的电能所驱动;
操控装置(250):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及操控界面所构成,以供操控流体泵动装置(123)的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5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