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电磁辐射胸卡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67240.5 申请日: 2009-08-03
公开(公告)号: CN201498142U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魏文 申请(专利权)人: 魏文
主分类号: G09F3/00 分类号: G09F3/00;G21F1/12;B32B9/04
代理公司: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11221 代理人: 魏殿绅;庞炳良
地址: 2264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电磁辐射 胸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防电磁辐射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防电磁辐射胸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不断改善,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与电气设备等大量进入家庭,它们或多或少的产生电磁辐射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一些广电通信发射站及高压电线等形成了城市空间一张巨大的电磁波辐射网,特别是频繁使用电脑手机的人,以及金融、广电、IT、电力、民航、铁路、医疗等八大行业人群及儿童、老人、孕妇更是电磁辐射的高危人群。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电磁辐射已成为我国第四大污染源。潜在的危害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电磁污染防治迫在眉睫。

电磁辐射的危害: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儿童易患白血病,会影响人类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会诱发癌症,孕妇会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目前,市场上各种民用防辐射产品众多,效果参差不齐,大至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反射类:就是把电磁辐射反射出去,但仍然处在游离的电磁辐射中,治标不治本。二类为金属类:能把大部分的电磁波吸收,但有一部分会慢慢的释放,造成二次污染。第三类为吸收电磁波能量转化类:也是目前最为前端的方法。代表产品——防辐射卡可谓众多产品中的佼佼者。但是,它存在产品的单一性,局限性很容易在工作时间保管不便,忘记佩戴等弊端,限制了该产品的普及性,广泛性。最为主要的是卡的表面制作材料存在严重缺陷,表面材料通常使用PVC膜,使得原本不大的面积又加上了两层不易穿透的隔膜。吸收电磁波只能依靠四边不到2mm的边缘,大大降低了电磁波的吸收和能量的转换释放。加之PVC薄膜属于非环保型产品一般都含有卤素成分,被欧盟指令严格禁用,也给日后的回收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辐射胸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吸收电磁辐射效果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电磁辐射胸卡,其特征在于:晶片1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层铁氧体吸波材料2,铁氧体吸波材料2的外表面各设有一层TPU薄膜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晶片1由钛酸亚铁类化合物制成,其厚度为0.1~1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电磁辐射胸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吸收电磁辐射效果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防电磁辐射胸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电磁辐射胸卡,晶片1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层铁氧体吸波材料2,铁氧体吸波材料2的外表面各设有一层TPU薄膜3。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材料采用国际上最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TPU薄膜作为面料,上下两层TPU薄膜中间填充最优质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和晶片压制而成。TPU薄膜又称防水透气膜,属于高分子材料,深埋土里两年自然降解,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工业及体育行业,薄膜表面密布微小的孔隙使其具有防水透气功能,能快速穿透吸收和释放能量。较PVC膜四边吸收为六面全面吸收,吸收面积大数十倍,从而充分发挥吸收电磁波的效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晶片1由钛酸亚铁类化合物制成,其厚度为0.1~1mm。晶片是由钛酸亚铁类化合物制成,它是一种潜在的,具有特征吸波能力的无机功能材料,在特定的电导率范围内表现优越的吸波性能,经超细合金微粉达纳米级。它们在微波频率具有很高的磁导率,是优良的吸收剂。正好弥补铁氧体在高频段时shock极限值而电磁波吸收变差的缺点,起到吸收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效果。将防辐射卡和胸卡合二为一,成为工作时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美观大方,又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可谓一举两得。并能做到推广普及,批量生产,大大节约生产成本,真正成为环保型绿色盾牌,造福与民。

工作原理:防电磁辐射绿盾胸卡能有效的将电磁波吸收转化为热能,从而降低了二次污染,衰减量平均达到99%以上,吸收电磁辐射率达93%以上,保护范围为中心直径为60cm球形最佳保护范围,使用期限最低为六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文,未经魏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