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户导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7092.7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永善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在窗户上,用于向室内导入外界风的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上均需要设置通向室外的窗户,以便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互换。但各种建筑物因受限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它们的朝向不尽相同,各种建筑物之间的疏密程度也不尽相同,与此相对应,它们上面窗户的通风效果不尽相同,有的窗户只要打开了,通风效果就很好,但有的窗户即使全打开了,通风效果也很不理想。特别是夏天,西南风从窗前过,但屋内并没有风。如果室内空气不能与室外空气保持经常性的流动性,这会对居住在室内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窗户导风装置,它可以有效改善窗户在打开时的通风效果,有助于保证室内外空气顺畅流动,有助于改善室内的居住、工作环境。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窗户导风装置,包括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上的面板,所述框体上设有用于和窗户相铰接在一起的联接件,在框体上与联接件相对一侧边上设有支撑体,支撑体的一端铰接在框体上,另一端设有扣接件。本窗户导风装置上的联接件用于铰接在窗户框架的外侧面上,它可以在窗户上转动而在室外打开,从而改变所述面板与窗户之间的开度,以适应室外的风向,把室外的风导向到室内。所述框体与目标窗户的面积基本相等,而所述的扣接件用于扣接在窗框上,在支撑体的作用下,面板与窗户之间的开度能够保持住。
本窗户导风装置还可以作如下的改进:
所述的支撑体包括中空的支撑杆和间隙地插接在支撑杆内的伸缩杆,支撑杆的端部与框体相连接,扣接件设置在伸缩杆的端部,在支撑杆与伸缩杆之间设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为螺纹连接在支撑杆上的定位螺钉,定位螺钉贯穿支撑杆的壁体,且其内端部可顶压在伸缩杆上。
所述支撑杆与框体相连接的端部呈开叉状,开叉状的端部折弯并间隙地插接在框体上固连的管柱内。
所述扣接件上具有一个呈弧形的、隆起的扣接口。
所述扣接口的壁体上设有通透的定位孔。
所述面板为透明的有机真空阳板,其内部具有若干平行、彼此分隔开、沿面板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的空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窗户上铰接有导风装置,可以有效地把室外的风导入到室内,有助于室内外的空气流通,改善了室内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居住在室内的人的身体健康。在夏天可以减少开启空调的天数,有助于节约能源。本导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果受建筑物特定地理位置和周围建筑物疏密程度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窗户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中,本窗户导向装置包括框体1、连接在框体1上的面板3。面板3一般是透明的有机真空阳光板,在它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的若干空腔,这些空腔彼此分隔开,且它们之间为平行布置。
在框体1的一侧两端部设有联接件2,联接件2用于使框体1铰接在窗户框架的户外位置处。在框体1的另一侧设有支撑体,支撑体铰接在框体上。
支撑体为分体式结构,它是由与框体1相铰接的中空的支撑杆5和间隙地插接在支撑杆5内的伸缩杆7所构成,在伸缩杆7的外端部设有扣接件8。在支撑杆5和伸缩杆7之间还设有定位机构,它是由一个螺纹连接在支撑杆5上的定位螺钉6所构成,定位螺钉6贯穿支撑杆5的壁体,其内端部用于顶压在伸缩杆7的外周面上。当旋松定位螺钉6后,伸缩杆7可在支撑杆5内滑动,从而使整个支撑件的长度发生改变,当面板3与窗户的开度适应室外风向和风力对导风的要求时,可以旋紧定位螺钉6,再把所述的扣接件8扣接在窗户的框架上。为了增加支撑杆5与框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支撑杆5的连接端部呈开叉状,它的两个端部被折弯后分别间隙地插接在框体1上固连的两个空心管柱4内。
所述的扣接件8为一个整体件,其上具有一个弧形、隆起的扣接口81,扣接口81用于扣接窗户框架中的隔边上。在扣接口81的壁体上设有贯穿的定位孔82,所述框架中的隔边上的相应位置处也设有透孔,当扣接件8扣接在窗框上后,可以通过穿过定位孔82和透孔的定位销使扣接件8稳定地连接在窗户框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永善,未经罗永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